說著,他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伸手不打笑臉人,韓楨也一口飲乾杯中酒水。
一杯酒下肚,談判桌的氣氛緩和了許多。
史文輝正色道“應天府乃是我青州軍將士,拚死打下的,貴方隻說一句歸還,便想拿走,隻怕將士們會心寒。”
李邦彥早有準備,說道“應天府的百姓你們儘可全部帶走。”
隻要應天府不在韓楨手中,有沒有百姓無所謂。
他們要的是一塊緩衝之地,以及幾條通往南方的運河控製權。
韓楨心頭冷笑。
應天府近二十萬人,這麼多百姓帶走,安置要花多少錢?要費多少人力物力?
看似是撿了個大便宜,實則得不償失。
念及此處,韓楨開口道“應天府可以歸還給你們,但我青州軍將士的血也不能白流。作為趙宋擅起刀兵的代價,需支付我八百萬石糧食,二十萬匹絹,銀三十萬兩!”
“不可能!”
李邦彥三人齊齊驚呼。
不怪他們如此反應,實在韓楨獅子大開口。
八百萬石糧食,可不是糧草,其中不摻一絲水分。
東京城百餘個糧倉,號稱囤積了一千八百萬石糧草,可除去牲畜食用的草料、麥麩,真正可供人吃的糧食,恐怕還不足八百萬石。
更彆提還有二十萬匹絹和三十萬兩銀了。
這他娘的比遼國還狠!
見韓楨麵色轉冷,白時中趕忙解釋道“韓縣長,八百萬石糧食哪裡拿的出來,便是將全國糧倉掏空,也湊不齊這個數,陛下不可能答應。”
“縣長,八百萬石確實有些多,不如少一些。”
史文輝又開始唱紅臉了,體恤道“改為四百萬石,比較合理。”
李邦彥商議道“四百萬石還是太多,五十萬石如何?”
韓楨閉口不言,商議之事全權交給了史文輝。
雙方一番唇槍舌劍,爭論了好一會兒,賠償僵持在了兩百三十萬石糧食,八萬匹絹以及五萬兩銀。
李邦彥說的口乾舌燥,一連吃了好幾杯果酒。
就在這時,韓楨語氣強硬的拍板道“兩百五十萬石糧食,十萬匹絹,外加八萬兩金銀!”
聞言,李邦彥與白時中、吳敏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思索片刻後,點頭道“賠償之事,可以答應韓縣長。不過韓縣長也需答應我大宋陛下兩個條件。”
韓楨問道“甚麼條件?”
李邦彥豎起兩根手指“其一,不得建元稱帝。其二,接受大宋冊封。陛下打算冊封韓縣長為山東經略使、齊王!”
“嗬!”
劉錡冷哼一聲“我家縣長何需趙宋皇帝冊封!”
韓楨說道“第一條我可以答應,第二條就算了。”
冊封之事,宋徽宗與李邦彥本就沒報甚麼希望,所以談不上失望。
李邦彥退而求其次,繼續說道“既然韓縣長不願冊封,那便換一個。陛下聽聞韓縣長尚未婚配,準備將洵德帝姬許給韓縣長為妻,結為親家!”
史文輝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輕輕用腳踢了踢韓楨。
和親之事並不罕見,在他看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韓楨沉吟道“洵德帝姬芳齡幾何?”
李邦彥笑道“年芳十六,正是碧玉年華。”
十六歲?
又一個柴火妞。
韓楨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見到這一幕,李邦彥以為他不滿意,解釋道“洵德帝姬姿容絕美,溫良賢淑,與韓縣長正是天作之合。”
韓楨問道“我記得趙宋皇帝不是有個女兒叫趙福金麼?”
宋徽宗旁的不談,戰鬥力是真的強,兒女加起來足有八十多個。
其中十幾個,還是被金人抓到北方後生下的。
身為階下囚,環境又如此惡劣,這種情況下,還能生十幾個,足以證明其戰鬥力之強悍。
這麼多兒女,韓楨隻記得一個趙福金,號稱北宋最美公主。
此話一出,李邦彥三人頓時麵色怪異。
白時中咳了一聲,答道“韓縣長,茂德帝姬在重和元年,許配給了蔡相公的第五子。”
“哦。”
韓楨點點頭。
嘖!
可惜了。
片刻後,他朗聲道“趙宋皇帝的這兩個條件,我答應了!”
李邦彥心頭長舒一口氣,其實此二點才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應天府都得往後稍稍。
如此一來,大宋的顏麵總算保住了。
宋徽宗的心思,韓楨門清兒。
他又不是方臘、鐘相這種蠢貨,打下點地盤就迫不及待的建元稱帝。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方才是王道。
他若是稱帝,宋徽宗就算不想打,那也得打到底了。
雙方達成基本協定後,接下來的談判就輕鬆多了。
李邦彥撚起一顆果脯塞入口中,說道“雙方休戰,韓縣長是否該歸還一應戰俘了?”
韓楨胡謅道“士兵都殺了,梁方平等將領,需得用錢財贖回,每個五十萬貫!”
白時中嘴角抽了抽,十萬西軍全殺了?
明知道他在胡說八道,但李邦彥也隻得選擇相信“士兵殺了便殺了,但一眾將領的價格太高了,可否少一些?”
“四十萬貫!”
“十萬貫!”
“二十萬貫,一口價!”
“可以!”
李邦彥思索了片刻,點頭同意。
韓楨也順勢提出條件“富陽謝家包括投誠於我的一應官員,趙宋不得為難其家屬。”
李邦彥一口應下“可以!”
韓楨又說“此外,商業互通,趙宋不得乾擾我治下商人。”
“這是應該的,韓縣長亦是如此。”
“好!”
和談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
李邦彥麵帶笑意道“韓縣長,稍後俺便將和談事宜上奏陛下。三日後午時,我等在此簽訂文書,殺三牲敬告天地。”
“可以!”
韓楨點頭應道。
正好利用這三日時間,命匠人為自己雕刻一方新的印章。
他現在手裡隻有一個私人印章,不適合簽訂文書。
至於傳國玉璽,這玩意兒它壓根就不是印章,而是一件傳承禮器,對標的乃是軒轅劍和九鼎。
這也是為何,始終沒有發現印有傳國玉璽的詔書或紙張。
本章完
喜歡大宋潑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潑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