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楨手指敲擊著禦桌,發出清脆且富有節奏的篤篤聲,緩緩開口道“兩浙路宋軍還有幾何?”
史文輝答道“約莫五萬,王淵統兵兩萬,於會稽鑒湖擋住海軍。鑒湖上下河流狹窄,且水位尚淺,神舟戰艦無法進入,加之連日陰雨,導致攻勢受阻。張俊、劉光世屯兵三萬於睦州,與嶽飛隔山相望。”
聞言,韓楨吩咐道“傳朕旨意,讓嶽飛與李南嘉儘快拿下兩浙路。”
兩浙與江南是趙宋的納稅大戶,也是重要糧倉。
兩宋時期有句諺語,蘇常熟,天下足。
可想而知,兩浙與江南有多重要。
當初方臘真的把宋徽宗嚇壞了,連西夏都顧不上防備,直接抽調了十五萬西軍精銳,前往南方平叛。
你瞧瞧平叛方臘時的陣容,統帥是童貫和譚稹,麾下將領則是劉延慶、何灌、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忠、韓世忠、姚平仲……趙宋但凡能叫得上號的將領,一股腦的全去了。
也就種師道和姚古還得鎮守西北,否則大概率也會被派去。
不得不說,這個決定是正確的,若拖上兩三年,沒了江南和浙江的糧食、賦稅,趙宋絕對會被拖垮。
因為彼時的山東與河北,已經被趙佶糟蹋的不成樣子了。
趙宋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運轉,靠的就是江南、兩浙以及蜀中三這處富庶之地持續不斷的輸血。
荊湖鐘相楊幺叛亂,甚至建元稱帝,趙佶隻是憤怒,卻談不上怕,最終隻派遣劉延慶去鎮壓,士兵也是就地招募的新軍。
可聽到蜀中朱姓父子起事,他是真急了,把剛剛贖買回來的楊惟忠、王淵、張俊等人趕緊調去蜀中,並再次抽調西軍入川平叛。
從對待叛亂的態度,就能看出這三地的重要性。
“臣領命。”
張叔夜躬身應道。
韓楨又問“襄陽方麵,宗澤還不打算降麼?”
張叔夜麵色無奈道“常相前陣子勸降過,但宗澤的態度很堅決,隻回了八個字,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韓楨一陣默然。
襄陽這處地方,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夥都知道是必爭之地,自然是誰占據了襄陽,便會玩命的加固城防。
一千多年下來,曆經數朝更迭,襄陽早就變得固若金湯。
金人沒打下來,蒙古也沒打下來。
尤其是蒙古,整整打了六年,最後還是襄陽守將呂文煥開城受降,才勉強占據了襄陽。
若是不投降,隻怕比之釣魚城更能抗,守個十年跟玩兒似得。
沒法子,襄陽的地理位置實在太好了。
三麵環水,一麵靠山,唯一能登陸的地方,則是大片大片的灘塗,一腳下去能陷到腰的淤泥,極大增加了登陸的難度。
火炮攻城確實犀利,可麵對襄陽,你連火炮都運不到城下,怎麼攻城?
關鍵襄陽這地方除了本身易守難攻之外,戰略意義也極大,乃南北之要衝,東西之樞紐,沒法兒繞過去,若從西安入漢中,攻打蜀中成都,襄陽守軍可派遣水師,順漢江逆流而上,切斷齊軍的後勤補給。
無解!
劉錡為何要圍點打援?
實在被逼得沒辦法了,襄陽打不下來,隻能選擇圍點打援。
雖然確實擊潰了幾支援軍,截斷了補給線,但效果並不好,襄陽城內的儲備糧食,足以供應守軍吃上年。
沉默了片刻,韓楨又問“內陸水師操練的如何了?”
勸降不成,隻能來硬的了。
史文輝躬身答道“姚將軍招募了三千新兵,正在加緊操練,估摸著還需兩個月,才能投入戰事,此外戰船還在建造之中,預計八月初可交付三十艘。”
韓楨問策道“襄陽方麵你們可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