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鹽,放在了秦陣和林玉麵前。
秦陣不太懂鹽,可是林玉這個販鹽家族出身的大小姐,自然清楚。
一眼就知道這鹽的好壞。
“布衣,這鹽是你製作的?”
林玉呼吸顯得很小心的說道。
眼裡壓不住震驚。
“嗯。”
“這三種鹽,是三種不同的品質。”
“如果對標江南世族的那些鹽,覺得如何?”
秦布衣問。
“你這三種鹽,最差的鹽,都比江南最好的鹽要好。”
“你,是怎麼製作這麼好的鹽的?”
林玉呼吸急切的詢問道。
“一種提純鹽的辦法。”
“說起來稍微有些複雜。”
“到時候,二嫂去了膠州就知道了。”
“其實我想知道,如果我將這種鹽賣到江南去。”
“能搶占江南的市場嗎?”
秦布衣微笑問道。
“布衣,你準備賣多少錢?”
林玉認真問道。
“十文八文的,差不多吧。”
秦布衣道。
“這麼便宜?”
“江南最便宜的鹽,二十文一兩。”
“你賣十文,自然是能夠搶占江南市場。”
“可,你有那麼多鹽嗎?”
林玉忍不住問。
“二嫂,我說的是,十文八文一斤,不是一兩。”
“再說了,海鹽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嗎?”
“大海那麼大,想要鹽還不簡單?”
“隻是缺人手。”
“到時候,我讓王知府多招點人去膠州灣製鹽。”
“產量肯定沒問題。”
“膠州那邊如今的鹽產量,三千人就能日產三萬斤。”
“增加人手,你想要多少都行。”
秦布衣微笑道。
這話一出,林玉感覺自己呼吸停滯了。
秦陣和袁廣洋兩個軍務之人,正掰著指頭子算錢。
“三萬斤,每斤最低八文的話,也是二十四萬錢,兩百多兩。”
“不算多。”
“可如果多增加點人手。”
“十倍的話,每天就有兩千兩!三十萬人製鹽就是兩萬兩。”
“一個月就能造三艘百丈大船。”
“好啊!”
袁廣洋忍不住拍手叫好道。
“不算多?”
林玉真想給了袁廣洋一個白眼。
除了她之外,在場或許沒有人知道,這個產量的食鹽,意味著什麼。
真要有三十萬人製鹽。
那麼江南鹽商,隻怕全部都會破產。
就算隻有三萬人製鹽。
江南的那些鹽商,都會寢食難安。
太可怕了。
這真的太可怕了。
產量如此之高也就罷了,問題是質量好啊。
海鹽又不缺原材料,在海邊架鍋煮鹽,亦或是曬鹽即可。
林玉呼吸很沉重,她很清楚,這件事太大了。
大周的鹽界,要大變天了。
“布衣。”
“你認真告訴姐姐。”
“你的製鹽之法,每日真的有三萬斤產量,而且,都是這個品質?”
林玉一臉鄭重的問道。
“二嫂。”
“我們是一家人,我騙你做什麼?”
“這次讓二嫂跟著二哥去膠州,就是因為這製鹽一事。”
“我本來想讓二嫂的家族,林伯父一起去幫忙的,隻是擔心林伯父不放心。”
“所以,先讓二嫂過去看看。”
秦布衣微笑說道。
做事情,一個人力量肯定不夠,自然是要找人幫忙。
秦布衣無論是搞畫舫樓連鎖店,還是齊州開辦的各種磚瓦廠,瓷器,陶瓷廠等,都是大家一起幫忙。
當然,最主要找的,就是老王爺最忠心的手下諸將。
比如,齊州封地的北涼王秦家家臣,其次是忠心於北涼王的將領。
再次是願意成為朋友,足夠上道的一些人。
比如膠州知府,王知府。
膠州可不是北涼王封地。
膠州知府也是文臣,非武將,不是北涼王派係。
可是膠州知府,支持秦布衣建造船廠,敢和秦布衣搞私鹽。
他是真的上道。
當然,也是因為,秦布衣對膠州知府有救命之恩。
他才敢跟著秦布衣搞事情。
秦布衣要想搞錢,要想搞事情,自然需要眾人幫忙
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
秦布衣自然需要越來越多的幫手。
“布衣。”
“二嫂這就寫封信,讓人送去江南。”
“請你林伯父帶人來一趟膠州。”
“這三種鹽,讓二嫂派人帶回去。”
林玉對著秦布衣認真的說道。
“沒問題。”
秦布衣微笑的點頭。
“咳咳,那啥,魏王,秦陣世子,林夫人。”
“在下也就不叨擾了。”
袁廣洋微笑起身,也知道是該離開了。
“袁提督。”
“今年年底。”
“你的百丈海船,一定送到錢江碼頭。”
秦布衣微笑對著袁廣洋道。
“那就多謝魏王了。”
“今日之事,袁某定將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