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麓,龜茲以北。
自有漢以來,龜茲重鎮莫不是重要的商路節點。自中土往西運輸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經河西走廊、伊州、焉耆、龜茲、疏勒到蔥嶺,再傳入更西邊的波斯大食。自西方運來的鐵、銅、珠寶、瑪瑙也由此路進入中原。自古絲綢之路分北、中、南三線,走中路過龜茲,是最經濟的選擇。
是以,重鎮龜茲人種各異,經濟曾經在安西也最為發達。不過自賴以生存的計式水改道往南三百裡後,龜茲也漸漸地被黃沙侵蝕掩蓋,單單依靠天山而下的雪水灌溉,既不成規模,流域也不宜耕種。綠洲上的樹木雖然蔥鬱,但都是一些耐旱的品種,沙柳和紅柳常見,蘆葦卻是消失在龜茲人的曆史書中。
趙正要重建都護府,龜茲是中心。要把龜茲建得像模像樣,第一個問題就是引水,縮減戈壁灘麵積,讓綠洲擴張,變得更容易居住。其次,才是解決耕種問題。
其實拋卻南麵的大漠來說,龜茲的環境與涼州有些想象,具體來說,是與平涼更像。平涼一年下不了幾次雨,靠的也都是山泉和雪水灌溉,龜茲如是。
但不同的是,龜茲沒有大通河。而想要開鑿一條灌溉渠,趙正麵臨的是兩方麵的困難。一是這條渠從哪開,總不能從南麵大漠三百裡外的計式水中引渠,他又不是瘋子。第二個難題是,就算他腦子搭鐵,義無反顧地去開一條三百裡的灌溉渠,而且還讓他開成了,那這三百裡的運水路程,高溫便就足夠渠水蒸發,得不償失。
安西這鬼地方,一年能下四百毫升雨,但蒸發量超過兩千毫升。是以水不能聚,聚水亦不能長流,湖泊經年累月沒有足夠的活水注入,要麼蒸發乾涸,要麼成了齁鹹的死水。戈壁灘上到處都是這般一塊鹽漬一塊鹽漬的乾地,那都是曾經湖泊水流的痕跡,他們沒能扛住歲月的侵蝕,逐漸變成了這般滿眼風沙的荒涼。
這地方,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全龜茲人民,便就龜縮在有雪山融水成渠之處,糧田也都分布在龜茲城東的一些星星點點的地方,讓人看得捉急。
趙正親自去調研過一些綠洲,有些地方就幾根光禿禿的樹乾子,連草都不剩幾棵。可他往下挖了十數尺,卻仍舊能挖出水來,你說缺水吧,地下水又發達,說他不缺水吧,人都養不活。
最後趙正實在沒辦法,把目光投向了天山。
龜茲往南,是沙漠,龜茲往北去天山,綠洲多,可以改造。但是改造的成本便是,他需要一條能用來灌溉的渠。有了這條渠,他就能招攬更多的人回到安西,為了他趙正,也為了安西的未來,在綠洲上開墾出萬頃糧田。
這回是一睜眼,八萬餘人嗷嗷待哺。
趁著吐蕃人還沒回信,罕拿和朗多秦帶著右武衛陪著百姓們開始屯田,種子不缺,地也不缺,就是缺水。有些糧田受限於灌溉條件,還不能種水稻,隻能種些耐旱的麥。但這些糧田打理不善,產量又極低。就靠著那畝產不夠百來斤的收成,真得把人都嚇到北庭去放羊。
失去了暢通的商路,安西人這些年都過得真的非常辛苦。
趙正帶上了帳篷和趙吉利,領著玄甲軍就往天上腳下鑽。哪裡有水就鑽去哪裡,花了兩個月時間,摸清龜茲以北、天山南麓的一些地下暗河分布和走向。玄甲軍日均挖洞三十口,最深挖過十二丈。堂堂的大唐威武之師,變成了衣衫襤褸的穿山甲。
問上赫連雲天一句,要說這幫人如今什麼最熟,那必須是挖洞找河。隻要看一眼這地勢地貌,抓把泥土嗅一嗅,哪裡有地下暗河,哪裡沒有,門清。
還好初夏的天氣挺不錯,在山腳下宿營也不用準備太厚的被褥,人擠一個帳篷,便就能安安穩穩地一覺睡到大天亮。就是糧食難運,這附近沒什麼人,糧秣運輸花了不少錢。好在還有一個汗庭在,乞力柔然從不吝嗇,趙正要什麼,加倍給,隻要有。乞力氏還從庭州派來了一些侍臣,給趙正帶了好一些補品,還有金銀擺件,趙正一股腦地全收,然後丟都護府裡當樣子衝倉庫了,偶爾缺點零花錢,便就讓罕拿估個價,找個大食商人換點銀幣銅錢什麼的。
這操作讓罕拿是吃驚不小,堂堂安西都護,安西將軍,居然淪落到當賣器件了。但趙吉利最懂他了,彼時平涼富得流油,就他趙正還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錢櫃鑰匙不能放他手裡,否則遲早一家變成窮光蛋。
趙正笑了笑,他在平涼時,錢都墊出去撫恤陣亡的將士了。在龜茲用錢大手大腳,是因為很多時候都護府和駐軍的一些開銷,不能堂而皇之地走帳。比如請他們聽曲看胡旋舞,少不得喝上幾斤馬尿,睡上幾個婆娘。
龜茲各色女子多,且大多數都寡著,生活沒有著落,指望著軍爺照顧生意。右武衛白吃不給錢,被趙正抓住禍首直接吊在烈日下曬了兩日,人都差點曬沒了。從此以後軍令如山,白吃不給錢可以,但彆讓他趙正聽見。若是還有此等惡跡,削軍為民,娶了苦主,從此留在安西種地永無翻身之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時間,龜茲各紅樓瞬間炸營,連軍營外都擠滿了胡女。巴巴地就盼著有哪個不長眼地白吃不給錢,好去都護府擊鼓鳴冤。右武衛被折騰地夜不能寐,從此敬而遠之,再也不敢不帶錢白吃。
後來乞力柔然聽說了以後,特意讓人送了一車金銀幣。還專門挑選了幾個北庭的美人兒,送到了趙正的都護府下,權充奴婢使喚。這趙正哪吃得消,便就一人一個,軍中將佐,誰想在龜茲納個妾的,報上名來。
那動靜鬨得挺大,畢竟龜茲如今男子太少,婦孺太多,駐軍將佐走在大街上,冷不丁地還要防人拉扯,一旦拉進了偏僻的小黑屋,從此身邊就要多一個良人。彆想偷吃不買賬,一旦吃了軍中的官司,板子打在身上,那是要命的。
這種事是原則問題,趙正處理起來,手黑著呢。
那後來,除了上牆站崗放哨、屯田打壟挖渠之外,右武衛就不敢出營門半步了。
說起這個事,趙吉利還哈哈大笑了好久,趙正也覺得似乎是太緊了些,如今是用軍法壓著,可問題他總要解決。屯田解決糧食問題,那人口呢?黠嘎斯聽說趙正缺人,便從國內招了一些送到了焉耆,回鶻汗庭也招募了一些更願意種地而不是放牧的家庭,遷入了龜茲。
算上日後要充去疏勒屯田的俘虜,他趙正手裡的人口始終還是不寬裕啊。
為長遠計,多生娃才是正途。
要不,右武衛還是集體卸裙甲吧……
兩人坐在帳篷裡笑得陰壞,趙正端起一碗水,“咕咚咕咚”地喝完,心中卻不由暗歎,真是愁死人了。
他如今再想起當年在上平鎮接到的婚嫁詔時,已經恨不得扇自己幾嘴巴子。但凡一個掌權者還有一丁點辦法,他都想不出這種催生的主意。
還是順其自然,想娶想納的,由他們去吧。
趙正給他們出點錢置辦都沒事,哪怕是讓給他們修個家屬院,招待所什麼的都沒事。就是彆觸犯軍紀,否則殺無赦,沒商量。
趙吉利見趙正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便笑道“你不如再給他們每五日休沐一日,讓他們能與在龜茲娶納的妻啊妾啊的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