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念從小就跟著自家的長輩學過一些高原醫藥,對雪區草藥、高原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方法。聖人的痰疾複發,多少也與她學的有些關係。趙正拿她出來搪塞,再好不過。
趙正穿好朝服,與趙金玉一道回到待漏院。
兩人離開的這段時間,待漏院裡可謂是風聲鶴唳。關係到聖人安慰,朝堂更迭,朝臣中有些關係知道內情的,都紛紛三緘其口。剩下一些人,則紛紛揣測。監門衛關閉了永春門,穿甲執銳的軍卒封鎖了進出的通道。被封閉的待漏院裡,頓時謠言四起。
直到看見了趙金玉,眾人才停止了討論,一窩蜂似地圍將上來,將趙金玉堵了個水泄不通。
“趙相,可是洛陽生變?”
“是啊,安國公!潼關眼下誰在鎮守?兵力幾何?能否抵擋?”
趙金玉一臉茫然,望著眾臣,一時不知該如何辟謠。怎麼才走這幾刻鐘,朝中議論的都已經是南轅北轍了?
趙正壓了壓手掌,實話實說“並非叛亂,實乃聖人痰疾複發,現已安然無事了。”
“聖人舊病複發,關城門作甚?”一人高聲問道“蒼宣侯,你莫要誆騙我等。古來軍中生變,都城定是要閉門防亂的。”
“其中關係複雜,此時不便多說。”趙金玉想息事寧人,道“諸位稍安勿躁,聖人需要靜養,今日朝會取消。一會我便令監門衛打開城門,無須在兩省坐班的諸位大臣,自可離去。”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門下中書兩省官員自有事務處置,各府各衙仍要出城辦公。聽說朝會取消,再呆在待漏院也無事可做,便將呈表遞交省衙之後,紛紛拱手告辭。這些奏表經門下省審核後,將發與中書,中書舍人整理成卷,最後會遞交聖人跟前。得到批示後,再由中書發回門下,門下審核合乎規製法度,該擬旨的發回中書擬旨,擬旨完畢後呈交聖人簽字畫押,而後中書蓋印發回門下,門下收到簽字蓋印後發給尚書省,由尚書省完成執行環節。若是無須擬旨的,則由門下直接轉遞尚書省各部。
這是一套看似較為完整的政務處置程序,但實際上眼下的朝堂,自從林仲辭相後,鄭西元牢牢掌握了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處置程序也有許多不同,此處暫且不表。
話說明年便是恩科,各世家子弟能入仕的都在躍躍欲試,地處偏遠的寒門士子也幾乎都在開春後啟程,往長安而來。這是興慶朝最大的一次恩科,規模也遠超過去的五十年。鄭西元如今要重建大唐官僚體係,特彆是文官體係,大量的青年才俊將充斥到從基層到朝堂的體製內來,用以消弭長期戰爭導致的武官擅權的局麵。鄭西元盼望能以此方式來壓製武官集團,使得正唐帝國回歸到正軌上來。
特彆是各藩鎮節度使,各邊州都護、都督,他們軍政兩手抓的局麵,朝堂若是不加以控製,將來便是尾大不掉。
景中年間的叛亂,使得世家子弟大批死於屠刀戰火。朝堂能壓製各州各道的力量大為削弱。大唐如今廣開仕途,廣納賢士,可以預見在將來的不久,新銳文官力量將成為朝堂中堅,基本能與武官集團達成平衡的局麵。有他們製約、監督,朝廷也能及時掌握各處情況,為聖人治國奠定一個良好的循環基礎。
但在趙正看來,鄭西元的願望未免過於美好,顯得太單相思了一些。
各藩鎮節度使的權利原本就是皇帝授予。隨著局勢的穩定,人口的複興,他們在藩鎮、軍鎮上的擴充,那是大勢所趨。大唐邊患四起,強大的邊軍才能維護中央的穩定。區區文官就想要平衡左右,沒有聖人的支持何其艱難。不是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而是聖人需要強大的邊軍。
是個人都知道,邊軍太過強大,會威脅中央政權。但外部環境的惡化,又將邊軍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這便是飲鴆止渴。想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需要超高的智慧和手段,但誰又能保證,每一任聖人,每一任首輔,能有這樣的能力?
如鄭西元這般,想要在朝堂上壓製武官,沒到四海升平、海晏河清的局麵,在趙正看來有個卵用!此事其實說來話長,但最終的軟肋卻在於中央腹地過於虛弱,東南西北各鎮隻要有叛亂,便能長驅直入。要不然,曆史上的大唐王朝國都六陷,天子九出?
如出一轍。
想要避免,除非削藩,架空邊州都督職權。但若是這樣做,大唐各邊又難以為繼。說來說去,這始終是一個難解之題,沒有數十年的努力,想都不要想,而且極其容易陷入內戰。
趙正對照著唐宋明清的曆史,一時想起了許多,心想鄭西元看上去也不是一個能擺平眼下局麵的主兒,自己還是不要蹚渾水瞎摻和。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到底還是要邊走邊看。目前自己實力不算弱,一旦被鄭西元搞得朝堂生變,以涼王手握的河隴兵權,加上安西的趙吉利、北庭的乞力柔然、漠北的胡咄度,立於不敗之地還是可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元良……”趙金玉一邊走著,一邊聽身邊沒了聲音。回頭一看,隻見趙正神遊太虛,不知在想些什麼。
趙正回過神來,“怎麼了?”
“你在想甚呢!?”
趙正擺了擺手,臉上露著詭異的笑,“沒,都是一些鏡花水月,莫名其妙的東西。”
趙金玉有些欲言又止,趙正看著他,說道“我看你這一臉便秘的模樣,定是沒憋什麼好屁。有什麼需要阿兄幫你解惑的?隻管說來。”
趙金玉“嗤”一下笑出了聲來,搖搖頭,說道“元良這般說話,就讓我想起了在平涼之時。其實也沒什麼,隻是嶽丈如今考慮,想讓你入尚書省。”
“尚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