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西元正在醞釀一個大動作。
趙正之前認為,鄭西元這個人頂多是個腐儒。他在政治上不能說毫無建樹,但說實話,新朝的軍政事體與他其實並無甚太大關係。他的上位,完全是因為林仲胡來,安郡王年歲太大。俗話說矮個子裡拔將軍,便就找了這麼一個完全沒有亮點的人來擔綱首輔大臣。
可如今,趙正卻也覺得此人埋得極深。
他上來之後乾了幾件事情,第一件便是將朝中武官外放。尤其是劍南、黔中兩道,因為左右領軍衛吃敗仗的原因,徐王領三道節度使,亟需大批武將補充。京中凡是有些軍功的,都被他一紙調令調去了西南。第二件是極力主張開恩科,廣收門生,培植黨羽。尤其是摒棄了世家,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說辭大量招攬寒門士子。這些人一旦飛黃騰達,必以鄭西元為魁首。
這短短一年間,朝中風氣煥然,從垂垂老矣、暮色沉沉的格局變得年輕活潑、朝氣蓬勃,但實則這卻是朝中最大的隱患。連聖人都覺得不妥,背地裡還與趙正說過,“老臣不在,滿眼望去一片陌生。”
如今朝中的格局,與如今大唐的軍事格局差不大多。四邊重,中央輕。在這種情況下,鄭西元還拋出了一個募兵製。
何為募兵製?
募兵製便是摒棄以農為兵的府兵製,以錢糧替代普通百姓的兵役稅,轉而以各邊、各府的名義招募專職作戰軍士。
要說它的好處,那真是太多了。首先,可以減輕普通百姓的負擔。府兵是沒有軍餉或是軍餉極低。戰時征召府兵,乃租傭調稅的一種,屬徭役。募兵製等同於取消了這等義務,隻要每年交些兵稅錢,就能免除征召。其次,募兵製所募得的軍隊兵士,是專職軍士,不似府兵戰時為兵,平時為農。他們便如眼下的十六衛一般,不打仗也要進行操練,是以人雖不如府兵多,但戰力高。
正唐帝國,當前河隴其實就用了募兵製。趙正當年謀劃的軍策,便是衛軍、府兵、募兵三管齊下。而玄甲軍,就是募兵製的直接產物。玄甲軍戰力高不高?他們的挑選嚴格,兵士體格健壯,是最合適的職業軍人。
雖然好處非常多,但若要說他沒有弊端,卻也不儘然。
首先,募兵所得軍士,乃州府、都督府、各邊的主要戰力,衛軍好歹還算是聖人的武裝,想要指揮衛軍,至少還得有張聖旨,有個總管。可各府招募的軍隊,卻直接聽命於當地最高軍政長官,調動他們,不須聖意。
其次,募兵所得軍士人數,兵部不能掌握。軍中將領任命、軍隊往來調遣,兵部鞭長莫及。中央不能隨意插手,也插不了手。
這可不比後世國家征兵機製,受製於交通、通訊的短板,各邊各府如果能自主募兵,就有可能導致最嚴重的後果——各自為王,山頭林立,中央軍權進一步弱化,導致更加嚴重的四邊重,中央輕的格局,誰想要造個反,看的不是操行品德,而是看自己手中的軍權到底有多大。
彆看眼下掌了實權的各節度使都是皇室貴胃,聖人嫡係。一旦有機可趁,他們比一般的軍中將領野心更大。
如今四邊乃西北涼州、東北營州、西南成都以及安西龜茲。河隴不用說,魏王要是想取聖人而代之,十萬河隴精銳不須月餘,就能打到長安腳下。就關內、京畿府軍這德行這戰力,玄甲軍能殺他個七進七出。而劍南,如今是將多兵少,阿貓阿狗都填進劍南這個無底洞去了。但它是聖人龍興之地,底子雄厚,巴蜀人雖不如河隴人那般善戰,但韌性十足,兵源質量極高,隻要募兵製一開,隨時能征召十數萬人。
至於營州,趙正所得不多,但他存在偏見。營州的地理位置離京師太偏遠,而且東北室韋、契丹如今不成隱患。營州若是實施募兵製,那他養出來的軍隊,絕對是威脅最大的。
河隴好歹還有個吐蕃,劍南還要防著南詔。而營州,它雖遠離長安,但離中原太近,且平原上無遮無攔,騎兵一個衝鋒就能到下洛陽,到潼關。西北、西南雖近,可大山延綿,影響較小。但若是康小六起兵,半年就能割據半個大唐,防不勝防。
而這半邊大唐,隻有一個沛郡王!
鄭西元這是安了好心?
他怕不是康陸的走狗!
趙正在揣度,鄭西元這是幫康陸,還是在幫徐王。左思右想之下,他總覺得康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能先入為主的原因,總之他不是在幫河隴。
此人當真其心可誅。
從良淄到長安城的這一路,趙正都緊鎖著眉頭,心事重重。安郡王這下的什麼臭棋,懷疑康陸,鏟除便是,這弄來弄去的,如今倒是扯手扯腳,十分麻煩。魏王在前線博生死,賭國運。徐王在劍南重組防線,百廢待興。京中隻剩一個聖人一個太子,太子手裡還僅僅隻有五千龍武軍。整個京畿道、長安周圍,可用之兵加一起不過萬餘。
而且這幫人能打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又是一副稀爛的牌局,甚至比起當年安西的牌型還要更爛。安西至少還有個北庭大後方,不行打遊擊嘛。但長安這裡,隻有一個潼關,若是潼關失陷,國都必定遭殃。這是不能退縮的一處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地方,丟了它,趙正還有何麵目回河隴去見魏王?
而更可怕的是,康老六這貨,可能還會有伏火雷!?
馬車到了城門邊的驛站,趙正忽然想起了什麼,連忙喊了一聲“駐車!”
赫連雲天聽見了呼聲,便示意整隊停了下來。趙正從馬車上下來,直奔驛站而來。驛臣不料今日趙相來訪,一時手足無措,急急忙忙險些跪倒在地。趙正卻不理他,當場要了文房四寶,躲在屋裡寫了兩封信,交給了赫連雲天。
“一封送與魏王,一封送回平涼。”
赫連雲天見趙正這一整日都魂不守舍,知道定有什麼大事,不敢怠慢,決定親自去送。胡一道跟了上來,“還是我去吧,你在長安護著侯爺安全,不可輕易走動。”
赫連雲天也不糾纏,便道“如此也好。”
胡一道未做準備,隻能借驛站驛馬,沿途也在驛站打尖。他身上有兵部的官身告文,倒也方便。而且通往河隴的驛途一路平安,此行若是換馬不換人,不過七八日,就能抵達涼州。最多一個月後,魏王也能收到趙正的信件。
趙正看著天色漸黑,此行定也艱辛,便想著說幾句好話。胡一道卻是已經卸去了重甲,交予了旁人,騎上馬“駕”一聲,已奔出了數十丈外。
赫連雲天踱步上前,“侯爺,進城吧,宮宴馬上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