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月回到宮裡。
看著滿滿幾個筆記本的筆記,信心爆炸,覺得自己在治國方麵,實在是強的可怕。
雖有些懷念在北境的日子,有些想聽兄彈唱幾首‘流行音樂’。
但在國言國,還是壓住這些個人情感,把國事處理好。
有幾條武明月琢磨透的政令,她有些迫不及待要施行下去。
卻謹記著兄之教誨。
萬事萬物非一成不變,適合於昨日的政令,未必適合今日;適合南方的政令,又未必適合北方。
且影響到政令效果好壞的因素很多,錯綜複雜,乃至於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吏的失誤,都有可能讓本可成功的政令功敗垂成。
再加上政令產生效果的周期不一樣,有些見效快,不能長久;有些見效慢,卻利在千秋。
還有其他等等等等的各種因素,都需要綜合考量在內。
這一切就表明什麼呢?
任何政令都有可能失敗,產生負麵效果。
但又不可能在當前並不穩定的大武朝時局下,什麼都不做,尋求無為而治。
武明月深刻認識到自己在治國時的最大問題,就是一直以來在武道方麵,進境神速養成的自信與思維習慣。
急於求成,不懂折中,偏要勉強,以及親力親為,過於勤勉,不懂用人。
這就導致看到朝政問題,就急於自己去想儘辦法解決,將心裡想法都暴露給朝臣,上上下下的官員都太過於知道自己在乎什麼,想要乾什麼,於是他們總能想到各種辦法,陽奉陰違維護己方利益。
朝臣太懂自己想法,就會讓自己威望不夠,一不小心暴露一些比較不明智不成熟的想法時,會遭朝臣笑柄,久而久之,自己便成了朝臣眼中的蠢貨,那就不隻是威望不夠,而是帝威掃地了。
這種後果是很可怕的,既然朝臣中有人覺得自己是蠢貨,那麼他們就會不服,不敬,失去畏懼之心,哪怕自己武道水平再高,一個不夠聰明,暴露了軟肋的絕頂高手,總是能針對性找到辦法對付
如此種種。
武明月想透徹以後。
回宮第一件事,就是找個信得過的‘背鍋俠’。
人選她在路上已經想好了,具體實施步驟也有了明確方案。
一切的一切。
武明月告訴自己,謹記兄之所言,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可操之過急!
來到神龍都忠直街,有位已經致仕的老臣,便居於此處一座幽靜小院。
曾經這位老臣是父皇執政時期的內閣首輔,也曾在父皇都未登基之前,當過王府西席,是武明月識文斷字,詩詞歌賦的老師,名東方望。
東方望本有唯一妻子伉儷情深,也育有子女。
卻是在數年前的一場大變中,全家就他活了下來,為此意誌消沉,頹靡不振。
若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東方望基本上板上釘釘會成為父皇托孤老臣的。
武明月來到僅東方望與一位老奴共居的宅院,見到東方望。
氣色與狀態比之於年初,似乎都好了不少,心情開朗竟然有了笑容。
“陛下來啦。”
武明月執師禮,略略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