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又是一個大姓,目前人口約六百多萬。
杜姓名人也非常多,並且故事精彩紛呈。
接下來按照老規矩,先把杜姓起源做個簡單的介紹。
杜姓最早的源頭是源於國名,或者叫氏族名。
杜,是一種樹,慢慢的有一個部落以杜樹為圖騰,形成杜氏。後來成立杜國,大概在今天的陝西岐山一帶。
源於羋姓,是楚成王熊艱,自稱杜敖,他的後人就有以杜為姓的。
出自祁姓,得姓始祖是周宣王時候的杜伯。
源於薑姓,神農氏後代。居住在今天的西安北部一帶,周滅商後,杜氏歸順周朝。
官職名,春秋時候有些國家設立杜蒯的職位,主管國君吃喝拉撒和祭祀時候的牛羊肉供應。擔任這個職務的後人,有以杜為姓的。
再就是黃帝時候的杜康。
關於杜康有兩種說法,一個是黃帝時期的人。再一個是夏朝的第六任國君,也叫少康。有記載的第一個盛世,就是少康中興。
關於杜康釀酒的故事,在《酒海鉤沉》第一卷第一章就有敘述,這裡不多說。
總的來說,杜姓大部分認可起源始祖為杜康和杜伯。
當年周宣王姬靜剛上台時候還不錯,開創了宣王中興。
但是隨著自我感覺良好,周宣王也開始不乾正事。
魯武公帶著倆兒子來朝拜周天子,結果周宣王喝大了,竟然置傳統規矩於不顧,直接任命魯武公的小兒子公子戲為下一任國君,對魯國後來的內亂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後來魯武公回到魯國就薨了,公子戲繼位,就是魯懿公。但是公子括的兒子覺得自己太虧,發動暴亂。這段跟杜姓沒關係,不細表。
緊接著周宣王對外用兵,結果一敗塗地。
不服輸的周宣王就開展經濟人口大普查,那意思就是要讓老百姓接著交稅服兵役,好繼續打仗。
上大夫左儒來規勸,被周宣王趕了出去。
下大夫杜伯也來勸諫,估計來的不是時候,喝暈乎了的周宣王火氣大,命令直接將杜伯殺了。
而左儒雖然沒被定罪,但由於跟杜伯特彆好,又看不慣周宣王的做派,也自殺和杜伯做伴去了。
杜伯臨刑前,說了句話‘’我無罪被殺,三年內定要來找昏王索命!‘’
過去人都迷信呀,嚇得周宣王愣是三年沒敢出王宮大門。
俗話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三年期滿,感覺詛咒已經失效的周宣王出來打獵。
在山裡一條小路上,一輛車朝著周宣王的座駕直衝過來。周宣王仿佛看到杜伯張弓搭箭,而再看同車的其他人,視若不見一般。
周宣王覺得奇怪,也嚇得不知所措,猛然間大叫一聲,倒撞下車來。
其他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聽到周宣王大叫,急忙查看時,一支箭正中周宣王哽嗓咽喉,哪裡還有命在呀!
估計這個事是因為保鏢護駕不利,故意編出來的謊言。要不然周宣王平白無故的被射殺,一群保鏢都完好無損,沒辦法跟王室和全國人民交待呀!
要知道那時候可不像現在,鬼子國前首相遇刺,我看到那段視頻的第一反應就是,怎麼保鏢聽到槍聲,一個比一個躲的快呢?
皇帝遇刺,保鏢得眼疾手快,必要時候要衝出去擋子彈。而周宣王被殺,這幫人竟然不知道怎麼回事,不請出來杜伯索命的回憶,實在編造不出彆的理由。
漢武帝上台後,重用一些酷吏,用酷吏來規範百官,也就是最早的打黑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