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當暴君!
與曲端一起來的還有涇原路新任經略使王庶的彈劾奏疏。
彈劾誰?
肯定是曲端!
曲端絕對是大宋西北第一問題人物。
這家夥正史上是被張浚和吳玠聯合起來殺死的。
而吳玠,最開始其實是跟著曲端混的。
既然吳玠跟曲端混,為何還要向張浚進言殺曲端?
問題就出在曲端自己身上。
張浚去陝西搞大戰略,去後當然是要搞好各方關係,提拔優秀人才,這沒問題。
而且張浚第一個發覺的人才就是吳玠。
各方人才的思想工作也被張浚做得相當不錯,要不然也不會同意跟金軍硬拚。
但唯獨有一個人不買賬,這個人就是曲端。
曲端在西北不僅僅不聽從經略使調令,還想殺自己的直屬上司,也就是王似。
這就有謀反的意思了。
而張浚則在朝廷用自己的全家性命為曲端保證他不會謀反,後來還親自給曲端拜將。
結果呢?
最後張浚還是聽吳玠的意見,殺了曲端。
至於吳玠為什麼要殺自己的老上司,理由也很簡單。
曲端派吳玠去跟金軍完顏撒離喝打,第一次吳玠直接把完顏撒離喝打得當場大哭起來。
第二次兩軍正要對壘,曲端突然讓吳玠退軍。
嗬嗬,兩軍對壘,說撤就撤?
隻要吳玠敢撤,金軍沒殺過來,緊張的氛圍,立刻讓全軍先崩潰。
打仗不是鬨著玩的,許多士兵打仗之前甚至會出現應激反應,氣氛壓抑得可怕。
所以軍隊裡一直有一句話敢動搖三軍軍心者,殺無赦!
這個時候吳玠肯定不可能撤,結果曲端把吳玠扔下,先跑了。
這就是吳玠和曲端之間埋下禍根的原因。
曲端不是一般人,他打仗也很厲害,他知道臨陣退兵是大忌,卻還要吳玠臨陣退兵,很顯然就是想故意害吳玠。
動機就是吳玠被張浚看重。
所以,回到曲端這個人身上,他是一個很有才能,但是心胸狹隘、野心勃勃的家夥。
這人實在不適合待在軍防要地,不然破壞性肯定比實際作用更大。
要知道,吳玠之前可是曲端手下最神勇的大將。
這是正史上的故事。
西北的節奏被趙寧的大戰略改了。
但王庶依然一封奏疏,彈劾曲端!
彈劾的原因也很簡單不聽調令。
他說的不聽調令,是長安會戰以後,陝西各路正在調度組建新防線,身為經略司統製官,不聽從經略使統一安排。
這個罪名,在大宋朝可是非常嚴重的。
大宋對武將的提防,曆朝曆代最嚴重。
武將不聽從調令,可以直接視為謀反。
所以,王庶的這份彈劾奏疏非常嚴重。
如果讓京師那些文官知道了,肯定會炸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