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傳統的讀書人很是瞧不起吏員,有些讀書人當吏員是被迫。
那到底是什麼刺激了這些年輕人的積極性?
東京大學的山長(校長)是當今趙官家,能進東京大學讀書,意味著自己以後是天子門生,是佐天子而治天下。
這種榮譽,是讀書人抵抗不了的。
而且在去年六月與《京畿路新農政條則》一同推出來的《京畿路吏員條則》將吏員地位大大提升,甚至有機會進入官學堂去深造。
其實對於新學的政策,現在才隻是趙寧的開端。
東京大學是為了培養新的人才,同時也是為了為日後的“村官”計劃做準備,打基礎。
一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就體現在基層的執行力上。
過去基層的吏員都是本地人,缺乏製衡和管理,所以大宋朝曆史上有“官弱吏強”的特點,對吏員過於依賴,卻又對吏員無法強有力管理。
到底許多政策無法落到農村裡,動員能力更是弱如菜雞。
等從東京大學卒業的學生,進入地方監鎮官衙門工作一段時間,對農村事務有了基本了解後,就可以以“村官”的名字,接受具體的事務。
包括思想宣傳、監督等等事務。
現在才隻是一場局的開端而已。
前麵一個中年男子騎著馬,進了東京城,往皇宮行去,他就是禮部尚書李若水。
李若水這兩年大多數時候在西北待著,其實就是負責與西夏的接洽。
現在局勢逐步穩定下來,他也就被召回了京師。
李若水很快入宮。
“陛下。”
“回來了。”
“這是西夏國主上呈給陛下的。”
趙寧打開看完李乾順的信。
說了一大堆廢話,最後有用的是,啥時候能擴大鹽和絲綢的貿易?
李若水說道“陛下,孫傅幾個月前派人在西夏國內探查到,西夏人在我朝低價購買絲綢後,又高價賣給了西北蠻夷。”
西北蠻夷?
西州回鶻?
趙寧笑道“看來李乾順狼子野心!”
絲綢低價賣過去,高價再賣出去,這是在賺錢。
西夏賣鹽,也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這樣的貿易結構一直持續下去,必然會造成西夏越來越有錢。
西夏有錢了,就能擴充兵力,加強兵備。
一旦這個鳥地方強大了,他們必然翻臉不認人,能搶就搶。
關於西夏的處理辦法,趙寧其實也已經有計劃了,現在倒是不必急。
趙寧說道“答應他們,擴大互市。”
“陛下,這不妥……”
“無妨,先答應他們。”
“這恐怕……”
“李卿,你多慮了,等宋金休戰,北方民生緩和,大宋境內鹽業產量提升,鹽的價格朕也可以給他打下來,他賣4文錢,朕賣2文錢!”
“陛下,我朝並無那麼多鹽池,恐怕……”
“卿且不必多慮,朕自有辦法。”
正月二十五日,翁彥國入京了。
一時間,萬眾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