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防牽涉到國防安全,生死存亡大計,絕不可兒戲,更不可不防。
凡是都要有保底之策,不能讓局勢突破紅線。
一旦突破紅線,局麵失控,誰都無法短時間內力挽狂瀾了。
其實大宋以前有更戍法,就是不同軍州的將領要定期論調,以防止將領做大。
但這樣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麵,大大減弱了軍隊戰鬥力。
到王安石變法的時候,宋神宗廢除了更戍法。
張叔夜疑惑道“那如何辨彆該調誰,不該調誰?”
這就是個大難題,因為到目前為止,還分不清楚誰在西北貪了那些錢,誰沒有貪。
萬一把貪錢的不論調,把沒貪的論調了,一旦局麵有亂的趨勢,沒貪的因為論調,一時間無法和新下屬很好的配合,出現戰鬥力減弱的趨勢,那特麼就完犢子了。
兩人看著趙官家,這西軍高級統帥的人事任命,雖說是經過經略使和製置使,但最終都是要皇帝陛下親自蓋章的。
趙寧說道“朕來挑選留任人員。”
如此便這般安排起來。
接下來,趙寧宣見了楊沂中,將目前發生的事情,以及如何應對,與他說了一遍。
原本整頓西北軍政就已經在趙寧的計劃中了,如今發生了這件事,隻能說加速了趙官家整頓西北禁軍的進程。
這件事到目前為止,決策得非常低調,並沒有立刻宣揚出去。
當天,趙官家一封密信從京師發出,送往京兆府。
這封密信是給張浚的,張浚是個急性子,做事如同雷火一般烈。
也正是這樣的性格,才在靖康二年,強迫西北各路人馬集結數十萬大軍與金軍決一死戰。
這種性子能辦事,但有時候也能把事情辦砸。
趙寧在密信中著重強調了一點一切當做好準備才可行事!
當然,給張浚這封密信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讓他安排好留職將領。
例如劉錡,例如吳麟。
他提到了李彥仙這樣暫時沒有冒頭的將領,以及正在隴右都護府猥瑣發育的折彥質。
其實這兩年,待在陝西的張浚是提拔了一批新人將領起來的。
吳氏兄弟就是他提拔的,劉錡也是他提拔的。
這些西北禁軍中新的中堅力量,在這個時候,就是支撐西北大局的關鍵棟梁了。
十月初六,軍政院突然下令調集一部分講武堂卒業的軍官到河北、河東禁軍中任職各級軍督。
這被看中是正常的軍政操作,並未引起什麼熱議,畢竟京畿路的禁衛旅也都安排了這樣的一個官職。
十月初七,軍政院又下令調集了一部分講武堂卒業的軍官到東線任職各級軍督。
十月初八,軍政院又自然而然下令調集了一部分講武堂卒業的軍官到西北任職。
這個時候,淮西新政引發的地方上的匪徒動亂,基本上平息,十月初十,身在淮西的嶽飛回到了東京複命。
在這兩天,趙寧對禁衛旅做了比較大的人事安排,其中就包括了對嶽飛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