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寧也不著急,人都帶進宮了,還能跑了不成?
疏遠感可以慢慢再消除。
“槿姝,朕聽你兄長說,你對海外趣聞知曉一些?”工作狂趙官家立刻就把話題引到了正事上。
錢槿姝說道“以前聽民間一些出海的人說過一些。”
“哦,那跟朕說說?”
見錢槿姝猶豫起來,趙寧說道“就從你們現在有的說起,我聽你兄長說你們在交趾國以南采購了一批糧食?”
“是占城,從占城采購的,本朝的占城稻也源自占城,聽聞那裡有廣袤的平原,一年可以收獲三次莊稼,沒有人會挨餓。”
“那你們采購糧食途中可有遇到問題?”
“除了可能遇到海盜,其他的問題倒是沒有,自前唐開始,民間便有商人與占城、交趾做買賣,隻不過當時由於貨船大小限製,商貿並不頻繁,真正頻繁始於本朝。”
“若是朝廷想要擴大這條海線,可行?”
錢槿姝說道“若是陛下要擴大,可能需要訓練水師,因為往來船隻增多,商品數量增多,必然有亡命之徒懸於海上,攔路截殺。”
趙寧點了點頭,錢槿姝對這些事的看法的確很犀利,如果她是一個男的,必然有出將入相之才。
“那需要多少水師?”
“那就要看陛下準備擴增多少海線,需要多少物資了。”
趙寧故作不知,問道“此話怎講?”
“若是陛下隻是想采購糧食,隻需要三千水師駐紮瓊州即可,再派人去占城,以朝廷的名義商談,由占城國王出麵,讓他在民間征集糧食,大宋隻需要在渡口裝運,結算即可,隻要價格合理,占城國王必然會配合。”
“你說得有道理。”
“但若陛下不隻是滿足於糧食,還想要從海貿收獲更多,則需要投入的錢財、人力自然會更多。”
“此話又是從何說起?”
“海外諸國比起天朝,並不算富裕,大宋商品隻能賣給他們的達官顯貴,但比起來天朝本身,人數並不多,不過,有一大國名為大食,他們對大宋陶瓷、絲綢、茶葉愛不釋手,他們的人遍布廣州、泉州一帶,偶爾會出現在杭州。”
大食?
不就是阿拉伯人嗎?
大食國從唐朝開始,就在廣州商貿,不少阿拉伯人甚至居住在廣州。
錢槿姝繼續說道“我聽人說,近兩百年來,來天朝的大食人越來越多,民間銷往大食國的商品也與日俱增。”
趙寧腦瓜子飛速轉動起來。
他忽然明白過來。
12世紀的西方,十字軍東征,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殺得血流成河。
無論是富饒的拜占庭還是埃及,都在快速衰弱,需求市場暴跌。
阿拉伯人無法再往西做買賣,於是航海技術先進的阿拉伯人開始轉而往東。
與大宋朝做貿易最頻繁的反而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世界人口眾多,需求廣袤。
錢槿姝說的這些,與正史的脈絡幾乎吻合,證明的確是真的。
像這樣的信息,朝堂上的大臣們肯定是不知道的。
大宋朝雖然重視海貿,但終歸是一個陸權帝國,朝堂上的大臣們關注的始終還是種地、北方蠻夷,這是時代的局限性,誰都跳脫不了。
海商不可能在陸權帝國的框架下入主朝堂,自然不會有一股勢力推動海洋的開拓。
說到底,從政治層麵來分析,趙寧娶錢槿姝,提拔錢喻清,是給朝堂注入一股海權勢力,推動大宋海洋的貿易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