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當暴君!
趙寧的音量並不大,但每一個人都能清晰地聽見他的每一個字。
“陛下,臣等不是那個意思。”
“那你們是什麼意思?”
“臣等隻是覺得,如今邊境所耗甚巨,實屬……”羅汝楫說道。
趙寧冷笑起來,他說道“羅卿,你說邊境所耗甚巨,你給朕指出一條,哪裡所耗甚巨?”
“河北目前正在大量增兵……”
“增了多少?”
“這……”羅汝楫立刻語塞,“臣隻是禮部侍郎,臣也不知增了多少。”
“你既然都不知道增了多少,就敢在朝堂上大言不慚說所耗甚巨?”趙寧的眼神忽然如同鋒利的劍一樣釘在了羅汝楫的聲音,他握住劍鞘的左手微微加大力道。
“陛下恕罪,是臣孟浪了。”羅汝楫立刻認了個錯。
這種進言,算不上多嚴重,最多就是張口就來。
在鼓勵說話的領導那裡,一般隻會認為這人有些輕佻,不可委以重任,但若要因此嚴懲,容易造成集體恐慌。
趙寧也沒有揪著不放,至少借這句話,堵住了那些想打邊關軍費的人的小心思。
當然,以趙寧這種性格,這件事才剛剛開始。
趙官家的態度忽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讓有些人感到微微驚訝。
趙寧突然問道“何為仁政?陳政賢,你來跟朕說說,何為仁政?”
陳政賢說道“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何意?”
陳政賢說道“孟子的意思是,行仁政,一定要從劃分、確定田界開始,田界不正,井田就不均,作為俸祿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汙吏必定要搞亂田地的界限。田界劃分正確了,那麼分配井田,製定俸祿標準,就可輕而易舉地辦妥了。”
“那朕的新農政算不算仁政?”
“陛下的新農政,自然是千古以來的仁政。”
“那卿又何來勸朕推行仁政?”
“臣以為,仁政者,是從上至下,推行仁德,君王對大臣,大臣對地方官員,地方官員對百姓。”
“仁政的目的是什麼?”趙寧問道。
“是為了四海升平。”
趙寧又問道“何為四海升平?”
“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如此說來,四海升平,是指百姓富足,如此便是仁政,沒錯吧?”
“沒錯。”
“那與官員何乾?”
陳政賢愣了一下,立刻說道“官員為天子牧民,百姓若想獲得仁政,必須先從對官吏的治理開始,對官吏施以仁政,則百姓才有仁政。”
“你的意思是,朕的新農政已經失敗了?”
“臣不是這個意思,陛下的新農政是亙古未有之仁政,在陛下勵精圖治和朝堂諸公儘心輔佐之下,新農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