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當暴君!
陳規說道“官家說得有道理,就是加速度。”
“陳卿可真是奇才!”趙寧說道。
“這都是格物院的諸位一起努力的結果。”陳規很謙虛地說著,“是丁朋想到了斜坡測試,以時鐘作為精準時間測量,陳數耐心地對測試做了多次修正。”
“當然,離不開當初陛下在格物院設置的一套全新的度量衡。”
趙寧倒是不敢居功。
他雖然在這裡麵起到了作用,但其實也就是度量衡和一些思維的啟發。
真正的實操,都是格物院這幾位親自上的。
要測出重力加速度,其實不算難。
至少對於21世紀的人來說,理論模型很簡單。
畢竟伽利略已經用最簡單的方式做過。
曆史上,公元1590年,伽利略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重力測量。
他利用球在斜麵上的滾動,測得球在第一秒內走了49米,第二秒時走了147米,第三秒時走了245米。
由此推得球在二秒鐘所走的距離比一秒鐘增加98米,三秒鐘所走的距離也比二秒鐘增加98米。
從而得出重力加速度的數值為98。
不過對於古人來說,是未知的,且度量衡和計時器都無法滿足的。
當初為了加快火藥劑量精準度配比的革新,他根據後世的度量衡,編寫了新的度量衡給格物院。(第253章)
後來用椰子做了自由落體的啟發,也僅此而已。
而且新的計時器時鐘也是陳規自己做出來的。
如果真的要趙寧來實操,他比陳規的優勢更大,可能會提前得出這個數值。
但這樣,起到的作用反而沒有格物院自己去做更大。
科學實驗重要的不隻是那個結果。
科學實驗更重要的是一整套嚴格認知和操作過程。
如何更精密地去搭建測試現場,需要製作哪些工具,實驗當中會出現什麼意外情況?
這些都必須實操,不是張嘴就來的!
反複實操後,得出一些科學的思維方式,例如歸納法和演繹法。
要知道,擋住科學發展的最大的道路不是迷信。
科學恰恰是在宗教最盛行的歐洲發揚光大的。
那科學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呢?
是想當然!是想當然!是想當然!
將普通人那些發散的、毫無邏輯、想當然的、僥幸的思維打碎,再重新組合,這是科學理論所必須經曆的。
這些都是老師無法教授的,必須自己親自去動手,不斷去學習,反複去思考,慢慢形成的。
等形成之後,編製成理論知識,傳遞下去,讓學生繼續去實踐。
至少趙寧認為,成功測算出重力加速度這件事,對格物院在物理實驗過程方麵起到了重塑作用,這有利於以後其它的實驗。
科學不能急躁,基礎要打牢。
“好!好耶!”一邊的趙淳坐在椅子上鼓掌,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淳哥兒,你很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