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可能是那些讀書人脾氣大,認為大相公是被人故意搞走的,所以紛紛上奏劄。
趙寧倒是沒回應什麼,畢竟證據確鑿。
但他知道,有些人是坐不住的。
蔡懋借機扳倒趙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趙鼎的人很快就會查清來龍去脈,開始反擊。
八月初,吏部郎中蔡恒被人檢舉,在今年年中對開封府官員考核中徇私。
所謂的徇私,就在考核政績的時候,用模棱兩可的手段,幫人糊弄過關。
這種事,在以前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過之所以正常,是因為大宋的行政體係裡,除了有規章製度,還有人情世故。
同僚一場,隻要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各自也都睜隻眼閉隻眼的。
但現在不同,現在的趙鼎去職,新政派中一堆人失去了靠山,鬥爭立刻變得白熱化。
這件事很快被扔到了禦史台,又驚動了肅省院。
短短兩天時間,蔡恒被查。
那些人哪裡肯這樣善罷甘休,繼續查,鬨得風風雨雨。
到了八月末的時候,這場鬥爭的火焰,開始往上燃燒。
九月初一,有人檢舉當朝宰執蔡懋,與前兵部侍郎李回有不可告人的關係。
這件事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向來公正嚴明、低調和善的蔡相公,居然與勾結了秦檜的李回有關聯?
眾人寧願相信高太尉是個不近女色的君子,也不相信蔡懋和秦檜有關聯。
然而這件事卻愈演愈烈。
肅省院、禦史台的人先後分彆到了蔡府,又在大理寺陪審了還在關押期的蔡恒。
到了十月,蔡懋終於頂不住壓力,提出了辭官。
但自始至終,無論是肅省院,還是禦史台,都沒有能掌握蔡懋與李回有關聯的確切證據。
蔡懋以名譽出現爭議而退出了大宋朝堂權力核心。
七月趙鼎走,十月蔡懋走。
誰都能看出來,大宋朝的權力核心,要做重新構建了。
在蔡懋離去之前,趙官家還是很熱情地請蔡懋吃了頓飯。
“老臣這十數年,功勞微薄,承蒙陛下不棄,感激涕零。”
趙寧說道“蔡相公這是哪裡的話,你為大宋立下過很大的功勞。”
“臣有愧於陛下。”
“蔡相公以前一直勸朕,朝廷不要過多去乾預民間,一直反對改製,這不就是功勞麼?”
“臣愚鈍。”
“蔡相公的想法,未必是錯的,隻不過不合時宜,打仗的時候,朝廷當然要能調令更多的物資,但戰爭結束了,朝廷要發展民生,要讓民間富裕起來,自然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
蔡懋怔了怔,笑道“還是陛下高明,老臣糊塗。”
“蔡相公可一點都不糊塗,隻是年事已高了。”
蔡懋心頭一動,趙官家這話裡絕對有話。
蔡懋扳倒趙鼎,是因為蔡懋知道,趙鼎現在的位置很尷尬,他在宰相位十七年,趙官家有換人的想法。
隻是趙鼎功勞甚大,聲譽極好,門生遍布天下,趙官家想要換首相,沒那麼容易的。
於是蔡懋在這關鍵時刻,走了一步險棋。
但沒想到,這件事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得多。
當初的秦檜案,李回案,確實有他蔡懋在背後推波助瀾。
但蔡懋做的很乾淨,或者說他自認為很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