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
隆隆鼓聲中,龍舟如戰艦般在江麵上如刀劍般飛馳,劃船的郎君們動作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
船槳插入水中、用力向後劃動,帶起一片片潔白的浪花。
參與過征高句麗海戰的老人,紛紛握緊拳頭熱淚盈眶。
他們不喜歡打仗,但如果一定要打,就要有必勝的信念。
江都令崔玨眺望江麵,對左右笑道“最前方的是張衍吧?我果然沒看錯人。”
給我們江都長臉了!
江都之變後,張衍離開家鄉幾年。
關於這消失的幾年,張衍不肯多言……
但崔玨畢竟是傳說中能通陰陽的,慧眼如炬,一眼看出張衍有經曆。
因張衍當時年紀不大,又識字會做菜,崔玨懷疑張衍當過夥頭軍。
隻是不知道是在誰的帳中。
江都丞也被緊張的比賽氣氛感染,盯著江麵說“唉呀!張衍被超越了!第一的龍舟是江陽的,賽前我見過,人人胳膊上都有紋身!”
此時的市井“浮浪少年”愛刺青。
長安一些囂張的街肆惡少,左胳膊刺“生不怕長安令”、“死不畏閻羅王”。
揚州的少年,刺青更是有特色……有人在手臂上刺葫蘆,上有人頭,說是“葫蘆娃”。
沒紋身的張衍,劃得過有紋身的隊伍嗎?
崔玨默默不語,全揚州的隊伍在這裡,他也想拿第一。
坐在前方觀戰的,是揚州都督府的官員!
……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鼓聲一陣急似一陣,龍舟隊伍焦灼地激戰。
仿佛這不是一次比賽,而是一場練兵。
就像唐人熱衷的馬球一般,龍舟也是練兵的一種方式。
張川柏在岸上看著,感覺自己也融入到隊伍中,腦海中想起種種戰術,如同置身於渤海的風浪中。
……渤海的風浪小,非常適合打魚和渡海作戰。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
當第一艘龍舟衝到終點奪標,岸上的人歡呼雀躍,擁抱在一起。
“是阿耶勝了嗎?”
“是我們南門裡勝了!”
“神器打禾機,歸我們啦!”
小孩子們議論紛紛“都督府給的彩頭是什麼?一頭大牛!十頭豬!哇哈哈!天下掉牛豬啦!”
第一名的隊伍有大獎,第二到第五名的獎勵依次降等。
第二名的隊伍是顯眼包,一上岸紛紛脫掉滿是汗水的上衣,露出花花綠綠的紋身。
“哇哇哇~”遠近的小娘子們掩麵驚呼。
小孩子們很羨慕“好威風啊!”
紋身郎君們抖著肌肉,比第一名還要得意。
張鐵柱拉著張川柏的袖子“老大,你把《論語》紋在身上,為聖人代言!”
“你知道《論語》,那你知道《論語》有多少字嗎?”張川柏無語。
柱子啊柱子,你是想我疼死啊!
盧照鄰在一旁目光灼灼“誰說有紋身的才威風?我看張叔最威風!我們南門裡的漢子是第一!”
“對對對!”柱子又高興起來,“我兄長也在龍舟上呢!”
“我表兄也在!”
“還有我叔!”
有紋身了不起嗎?沒紋身的贏了!
……
大唐貞觀年間,處於氣候史上的溫暖期,端午的天氣非常熱。
值此龍舟賽,路邊街上、城門口、運河邊,各種賣飲子、蔗漿、粽子的,熱熱鬨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