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主任在下許莊附近的公路上下了中巴車。
抬頭望向前方,驚訝地發現僅僅半個多月未至,此地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狹窄的村級機耕路,如今已被拓寬近兩倍,上麵人聲鼎沸,熱火朝天。
修路的最前方,人們肩挑牲口拉,將土石填入兩側農田,築起路基;後方,一台手扶瀝青鋪路機正忙碌地鋪設路麵,已鋪好的路兩側,人們也在修建排水溝和人行道,
場麵一派繁忙。
公路邊,幾位工人正專注地焊接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似乎準備將其立於公路旁。
何主任目光遠眺下許莊,那裡也似乎在進行著某項工程,動靜不小,高音喇叭聲此起彼伏,指揮協調著。
他心中滿是疑惑,下許莊何時也有了基礎建設項目?這裡似乎並未納入第一期旅遊開發規劃。
回想到許豔近日頻繁來電催促何主任抽空前往下許莊,想必與眼前景象有關。
何主任望向前方被人群和機器占據的機耕路,稍作猶豫,便選擇了一條田間小道,沿著蜿蜒小道向許莊進發。
抵達莊口,何主任驚訝地發現幾位老石匠正在雕刻極具古川特色的三丈雲龍石匾。
這石匾是古川獨有的大型龍飾石匾,共分三三共九組,每組需雕刻六六三十六條雲龍,整套石匾共需雕刻三百二十四條神態各異、大小不一的雲龍。
古川雕刻強調“雲在龍旁走,龍在雲中隱”,以雲為體,以龍為神,彰顯中國文化對龍的崇敬。
如今,古川保存完整的雲龍石匾已不足兩套,多為殘缺不全。
雕刻石匾困難重重石材難尋,需青裡帶白的山心石,且要整塊完整無缺,便於打磨雕琢;石紋好的稱“龍紋”,雕出的雲龍神韻十足,而石紋不佳的則雲龍生澀呆板;有經驗的石匠稀缺,大多隻是聽說過或看過,未實際操作過;雕刻完整石匾需大量人力物力,一般人家難以承受,以前多為大族為求神龍庇護而打造。
何主任是古川人,見有人打造雲龍石匾,好奇地駐足觀看,一時忘卻來意。
突然,肩膀被重重一拍,他回頭一看,是許豔那張熟悉的、帶著捉弄的笑臉。
許豔得意地笑著“傻了吧?沒見過吧?告訴你,這可是本姑奶奶集全莊之力打造的,近半個世紀以來古川的第一塊雲龍石匾,作為下許莊旅遊開發的鎮莊之寶!怎麼樣?有創意有魄力吧?”
何主任被驚得有些呆滯,脫口而出“你雕的石匾?下許莊要搞旅遊開發?”
許豔笑得如花般燦爛,見何主任吃驚,心裡美滋滋的。
她得意地學著領導模樣,背手挺胸,八字步一擺,來到何主任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著官腔說“小同誌,不要看不起勞動人民和婦女同誌嘛!她們也能乾革命的。”
說完,彎腰一陣銀鈴般的笑聲,轉身跑開,跑了幾步回頭招手“快來,我還有正事找你商量,要你幫忙呢!”
許豔心情大好,興致勃勃。
何主任搖頭自嘲苦笑,趕緊跟上。
自氮肥廠共事以來,他一直被許豔捉弄得狼狽,卻也喜歡縱容她那如對待哥哥般的親近。
隨許豔來到她家,她利索地給何主任倒了杯茶,讓他稍等,然後一陣風似的跑上樓。
約五分鐘後,她蹬蹬地跑下,手裡拿著一大疊紙。
許豔將手中的資料遞給何主任,輕聲說道“這是我和鄉親們集資準備搞下許莊開發的方案,我們對這事兒不太懂,就把自己的想法都記在上麵了。你幫我整理一下,弄個像樣的出來,再幫我參謀參謀,看看可行不?”說完,她坐在何主任對麵,趴在桌上,一臉懇求地看著他。
何主任心中無奈地歎了口氣“又是這一套。”每次麵對許豔,他總是無法拒絕,這次看來又難逃被“奴役”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