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南聽到沈修禮這些話都愣住了,這些事可是秘密,就連他也是無意間才知道的,沈修禮怎麼會知道?
沈修禮其實並不知道實情,他隻知道沈知初在班裡玩的較好的一個同學的家長進了監獄。
聯想著最近沈知初一直出門,就糊口編造了一番,隻要能羞辱到沈知初,什麼話他都能不過腦的往外說。
卻沒想到,這些話還真讓他說出了幾分真。
就算沈昌南再不喜歡沈知初,也聽不慣他罵的這些話,頓時怒從心頭起,叫人把他的嘴堵上,扔進車裡後,門一關就去了。
沈修禮要上的初中需要住校,東西全收拾好了,擔心他住不習慣,沈昌南安排人給他準備了很多行李,把能想到的都給打包好了,光是要帶的東西都帶了一車,除了日常用品外還有各種他喜歡吃的零食,要不是想著寢室裡麵不能用電,他電冰箱都要給買一個。
到了學校,沈修禮還是不想進去,這一次,再好的耐心都給磨沒了,沈昌南一把將人給拽出來。
“都已經到學校門口了,你鬨了這麼多天也鬨夠了,再不想進去還不是得進去,現在學校門口這麼多的人,再鬨丟臉的可是你,不想進去被人嘲笑看不起你就接著鬨吧。”
沈修禮很好麵子,在小學的時候就懂得利用自己是沈家獨子的身份,在學校裡作威作福,享受周圍人的巴結。
讓他丟臉,被人看不起,那比要了他的命還要叫人難受。
沈修禮不敢多說什麼,但依舊咬著牙,惡狠狠的不服輸。
沈昌南說“好好在學校聽話,你表現的好,我還能求你爺爺把你早點帶出來,你要是表現不好,一個月本來可以放你兩次假回家的,可能一次都不給你了,把你關在這裡麵,沒有一點自由,說不定連生活費都不會發給你,你知道你爺爺的脾氣的,他的教育觀點一直都很嚴格,認為你就該吃吃苦頭被窮養,要不是我,你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嗎?你現在還不聽我的話。”說到這,沈昌南也是忍不住的歎了好幾口氣。
“修禮,很多路要你一個人走,我不能陪你一輩子,你吃了這麼多虧也該好好長記性了,想想,你為什麼挨打為什麼被送到這個學校裡來……”
沈修禮嗆了一句“還不是因為沈知初!”
沈昌南話還沒說完被忽然打斷,他愣了一下“是因為沈知初,但還不是因為你故意針對她又鬥不過她,總的來說還是你沒她厲害,還有你說的那些話太難聽了,做的也不對,沈知初是你的妹妹,和你有血緣關係,你們是兄妹,應該情同手足。”
“什麼情同手足,血緣關係,你還是她爸爸呢?怎麼不見你對她好,爸,你說句真話,難道媽媽的死你就沒怪過沈知初嗎?”
沈昌南沉默著,嘴角帶著苦澀的笑,他的確怪過恨過,但其實他比誰都清楚,妻子的死跟沈知初無關。
當初妻子懷沈修禮生產的時候就出了問題,氣血不足,做了手術,當時醫生就說過,妻子的身體已經不適合要孩子了,應該好好養著。
如果當時他做了結紮手術,或許她就不會死了。
他與其恨著沈知初,不如恨讓妻子意外懷孕的自己。
妻子懷孕後,也是再三思考才下定決心要下這個孩子。
沈知初是一個意外,但她的出生不是,是他們做父母商量過的。
可誰都沒想到,手術中妻子會沒挺過來。
他無比的恨自己,厭惡自己,每次見到沈知初都會越發厭惡痛恨自己,他甚至想要自殺。
他把對自己的痛恨轉移到了沈知初身上,似乎這樣,自己就沒那麼難受了,他自我欺騙著,就這麼活到了現在,到了如今,他開始習慣,連他都分不清,對沈知初的無視,是在恨自己還是真的在恨她。
“這些不是你該想的,你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好好學習,不要像小學那樣考倒數,你要讓你爺爺知道你的優點對你刮目相看,不然,這整個沈家都會歸沈知初管。”
“憑什麼啊!”沈修禮怒氣衝衝,沈知初憑什麼和他搶。
沈昌南“就憑她現在比你厲害,學的更多,你爺爺又不是傻子,真要想著把家產交給你,你能做什麼,耍小心思多,不用在正途上,家產都會被你敗光。”
“可她是個女人啊,她以後要嫁出去,把沈家家產交給她,那沈氏還能姓沈嗎?”
“看你爺爺怎麼想,就目前來看,你爺爺更看重沈知初,至於你,先把成績提上去,不要動歪心思,你爺爺看中家庭和睦,你如果一直針對沈知初,那你一輩子都彆想在沈家抬起頭。”
沈昌南雖然覺得把家業交給沈知初打理,他們那點股份分紅也不錯。
但這麼早的就讓沈修禮有這些坐吃山空躺著不動的意識,顯然是不好的教育。
他討厭沈知初,那就把沈知初當做假想敵,給自己找一個對手,有想要贏的心,才能變得更好。
他也希望沈修禮變強,也希望他能像沈知初那樣努力上進好學,比起坐吃山空,掌管大權自然是更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沈修禮憋著一張臉不服輸,但這會兒也沒再多說什麼,顯然是把沈昌南的話給聽進去了。
但他也知道沈知初有多厲害,想要超越她不可能的。
就沈知初的智商,是她自己不想跳級,不然都成她的學姐了。
他就不明白,憑什麼一個爸媽,她的腦子就能生的這麼好
沈修禮不情願,但想著未來的日子能好過一點,他不想像被關監獄那樣關在學校裡不能出去,因此隻能服軟暫時的接受著一切。
沈昌南見他是把話聽進去了,吩咐保鏢司機把車上的行李拿出來,他帶著沈修禮進校門按照路牌指引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叮囑他在學校的注意事項。
沈修禮很不耐煩“我知道了,你不要再說了,再說兒子都要起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