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大陸,唐國,京師城,又名金獅城。
今天的早朝又開始了。
朝會剛剛開始,便有大臣開始稟報西蜀國蘭亭縣成仙路即將開啟的事情。
“陛下,臣以為應當派人去往蘭亭縣,探尋一二。”禮部尚書郭啟健說道。
“三個月前,李門主就已向我彙報過此事。現在蘭亭縣有大部分江湖人士都是唐門的劍客。這成仙路的消息想必也是他們散布出來的。然這些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種種跡象表明有可能是真的。各位愛卿怎麼看?”在龍椅上的年輕皇帝問道。
“陛下,臣以為這成仙路實屬荒謬,乃不實之言。齊國皇帝尋找成仙路已有幾十餘年,如今卻生死道消,實屬得不償失。陛下盛明,斷不會不棄後塵。但朝中大臣以及國內百姓怕是會聽信謠言,長此以往,怕是會耽誤江山社稷。臣懇請陛下昭告天下,明正視聽。”兵部侍郎說道。
“陛下,臣以為兵部侍郎所言極是。成仙路不過是無稽之談,陛下當以社稷為重,昭告天下,不可聽信讒言,貽誤國事。”
“陛下,臣以為不然。成仙路之事,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謬,但也不能排除其存在的可能性。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日後或許會追悔莫及。”郭啟健反駁道。
“陛下,臣也認為應當派人前往南亭縣探尋一番。即便成仙路並不存在,也能彰顯我唐國的氣度,讓天下百姓知道陛下對未知之事的探索精神。”又一位大臣說道。
朝堂上,眾臣議論紛紛,各執己見。皇帝靜靜地聽著,心中卻已經有了主意。
“眾愛卿所言都有道理。成仙路之事,雖然聽起來有些離奇,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真實性。朕決定,派出一支使團前往蘭亭縣,探尋成仙路的真相。”皇帝說道。
“陛下聖明!”眾臣齊聲讚道。
“至於使團的人選,朕已經有所打算。禮部尚書郭啟健,你負責籌備使團的事宜,挑選合適的人選。兵部侍郎範守敬,你負責使團的安全事宜,確保他們平安往返。”皇帝吩咐道。
“臣等遵旨!”兩位大臣領命道。
早朝結束後,皇帝回到後宮,心中卻仍在思考著成仙路的事情。個月前唐門門主李潮便跟他彙報,倘若朝堂之上有人提起成仙路,便順勢提出派出使臣前往,便是為唐國成為天下共主做準備。
楚國和吳國都已經成為聯盟國,與南詔國已有合作,與南宋便是互不侵犯。齊國已是囊中之物,北遼和北梁已經和吳國簽訂了停戰協議。西蜀國的重心一直在西大陸,根本無暇顧及東大陸。這便是唐國成為天下共主最好的機會。
而成仙路,便是最好的契機。
皇帝知道,成仙路的事情一旦傳開,必定會引起天下轟動。到時候,各國都會派人前往探尋。而唐國作為東道主,自然有更大的優勢。
隻要能夠掌控住成仙路的秘密,唐國便能借此機會一統天下,成為真正的天下共主。
“陛下,臣妾聽說陛下要派人前往蘭亭縣探尋成仙路?”皇後走了進來,問道。
“是的,皇後。朕已經決定派出使團前往蘭亭縣了。”皇帝說道。
“陛下,臣妾覺得此事有些不妥。成仙路之事聽起來太過離奇,若是真的存在,那必定是逆天而行。臣妾擔心,若是強行探尋,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皇後說道。
“皇後所言有理。但朕認為,有些事情,不去嘗試,永遠都不知道真假。而且,這也是一個機會,一個讓唐國成為天下共主的機會。”皇帝說道。
“陛下,臣妾明白了。臣妾會支持陛下的決定,隻是希望陛下能夠小心行事,切勿操之過急。”皇後說道。
皇帝點了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打算。他知道,這次探尋成仙路的事情,不僅關乎到唐國的未來,更關乎到他自己的命運。他必須要小心謹慎,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
唐國,臨安城,現名寧安城,唐門門主李潮正在院子裡喝著茶。
唐門劍客宋寒,從吳國輾轉多國回到了南宋。路上有了不少收獲,此時正在準備向門主彙報。
“門主,我回來了。”宋寒走到李潮麵前,拱手說道。
“宋寒,你辛苦了。這一路上,可有什麼收獲?”李潮問道。
“回門主,我這一路上確實收獲頗豐。不僅打探到了各國的情況,還結交了一些江湖朋友。”宋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