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最後其實是在提醒她們永遠都彆忘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從古至今有多少偉大的女性?
可很難見著與她們相關的報導和課文。
甚至有的新聞明明是在講一位女性的故事,配圖卻用男子的,讓看到的人誤會主人公性彆。
就如同張慧最後說的,壬朝史書確實沒有記載她的豐功偉績,因為她引起的動蕩卻寫了很多。
然後又不寫明原因。
岑妤安捐的那些壬朝古籍,若非有宣太後和西山王的來往書信,怕是專家們也不會相信,壬朝延後了近50年才滅國,竟是因為一位女子。
一位正史上隻提了寥寥數筆,作為壬宣王附屬品的女子。
張慧敗在沒有真的登上皇位,都是通過傀儡皇帝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她一薨逝,壬朝那些卑躬屈膝太久的男人們該銷毀銷毀,該改寫改寫。
正史最後隻餘寥寥幾句:
“宣帝為太子時,求娶尚書張占女為妃。宣帝元年,冊立為後。
宣皇後生有承懿太子、西山王。
宣帝五年,帝後感情不和,宣皇後勾結父兄專擅朝政,乾預政事。
宣帝十一年,毒死宣帝,立承懿太子為帝,宣皇後被尊為宣皇太後,臨朝稱製,總宰朝政。
後因西山王事變,害死親生二子。”
單從正史記載來看,很難有人共情這個野心勃勃,頗為狠毒的女子。
可惜,岑妤安捐的資料齊全,除了正史還有不算“野史”的野史。
那可是宣太後和西山王的親筆書信,內容比正史炸裂,但是保真啊!
樂兮這部劇今天完美收官,引得無數人去了解壬朝真正的故事。
最後大家發現,編劇和導演在大事件走向上基本是還原了真實曆史的,她們不由得感歎張慧的清醒和強大的內心!
而岑妤安下飛機後,點進《壬宮·宣皇後》的劇評,發現高星占比為95。
評分開出來有91。
以評分規則的苛刻,這部劇簡直是相當成功了。
很多評論都在說看完後覺得很出乎意料,畢竟看標題很容易以為是一部宮鬥劇。
沒想到最後卻是講封建時代兩位女子的傳承,她們是婆媳,也是朋友。
她們有著很相似的思維。
宣皇後兒媳的戲份加起來不到101novel.com分鐘,但這個人物的出現,卻一下子讓整部劇的立意又多了一個維度。
宣皇後本身敢於反對封建,愛護百姓又有強大的政治頭腦已是難得。
她還成功找到了接班人。
接班人不是她的血緣子孫,而是她的兒媳。
就這一點來說,編劇和導演的思維就跳出了現有局限,給了所有觀眾一個驚喜。
她們讚美劇組,讚美導演和樂兮。
有新粉從頭考古樂兮,看見她當初在鏡頭前大大方方說自己就是想紅的視頻,和張慧斬釘截鐵告訴壬宣帝的那句“我就是要大權在握”,拚接成一個全新視頻。
再次點燃了劇粉和樂粉。
劇粉內心os:我去,導演是找了個性格像宣皇後的演員來演的嗎?
樂粉內心os:我去,我寶寶好帶感好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