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觀音的傳說
在大唐盛世,佛教盛行,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日本天皇久聞大唐佛教昌盛,佛法高深,便派遣了許多遣唐使前來學習佛法,其中就有一位名叫慧鍔的高僧。
慧鍔和尚在大唐潛心修行多年,遊曆了眾多名山大川,參拜了許多古刹名寺,聽聞了無數高僧大德的講經說法,佛法修為日益精深。他一心想要將正統的佛教教義和殊勝的佛像帶回日本,以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一日,慧鍔聽聞五台山乃文殊菩薩的道場,佛法莊嚴,聖跡眾多,便決定前往五台山朝拜。曆經千辛萬苦,他終於抵達了五台山。五台山的廟宇宏偉壯觀,香火鼎盛,佛塔林立,僧眾雲集。慧鍔在五台山的各個寺廟中虔誠地參拜、誦經、學習,心中充滿了對佛法的敬仰和對菩薩的虔誠。
在五台山的一座寺廟中,慧鍔偶然間見到了一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佛像。這尊佛像莊嚴肅穆,慈悲祥和,觀音菩薩的麵容栩栩如生,仿佛能夠洞察世間萬物的疾苦,又能給予眾生無儘的慈悲與庇佑。佛像散發著淡淡的檀香氣息,讓人聞之心生寧靜與祥和之感。慧鍔和尚一見到這尊佛像,便被其深深地震撼了,他覺得這尊佛像具有非凡的靈力和加持力,如果能夠將其帶回日本,供奉在日本的寺廟中,必定能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從而引導眾生走向解脫之道。
於是,慧鍔和尚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寺廟的住持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懇請住持能夠將這尊觀音佛像賜予他,帶回日本供奉。住持和尚深知慧鍔的一片誠心,同時也希望佛法能夠傳播到更多的地方,利益更多的眾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住持最終同意了慧鍔的請求。
慧鍔和尚滿心歡喜地將觀音佛像小心翼翼地請下佛壇,用最上等的絲綢包裹好,然後帶著佛像踏上了歸程。他一路小心翼翼地嗬護著佛像,生怕有任何的閃失。他們先乘船沿著中國的海岸線南下,準備從寧波港出發,東渡日本。
當船航行到普陀山附近的海域時,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變得陰沉起來,狂風大作,海浪洶湧澎湃,船隻在波濤中劇烈地搖晃著,似乎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慧鍔和尚和船上的水手們都驚恐萬分,他們不明白為何突然遭遇如此惡劣的天氣。水手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試圖穩住船隻,調整航向,但一切都無濟於事,船隻依然在狂風巨浪中苦苦掙紮。
慧鍔和尚心中暗自思忖,難道是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之處,冒犯了神靈?還是這尊觀音佛像有自己的意願,不願意離開中國,前往日本呢?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船艙,來到觀音佛像前,虔誠地合十祈禱,向觀音菩薩訴說著自己的心願和苦衷,祈求菩薩能夠保佑他們平安渡海,順利抵達日本。
然而,風浪並沒有因為慧鍔的祈禱而減弱,反而愈發猛烈了。就在眾人感到絕望之時,突然,在船的前方出現了一片奇異的光芒,光芒中似乎有一尊巨大的觀音菩薩身影顯現,周圍環繞著五彩祥雲,菩薩的麵容慈悲而莊嚴,靜靜地凝視著他們。緊接著,海麵上湧起了無數的鐵蓮花,這些鐵蓮花將船隻緊緊地圍住,使得船隻無法繼續前行。
慧鍔和尚見到這一幕,心中豁然開朗,他明白了這是觀音菩薩的示現,菩薩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眾生還需要她的慈悲護佑。於是,慧鍔和尚恭敬地對著觀音菩薩的身影叩拜,說道“菩薩,弟子明白了您的旨意,如果您不願意前往日本,弟子絕不敢勉強。弟子將遵從您的意願,在此尋找一處聖地,供奉您的法像,讓這裡的百姓也能沐浴您的慈悲之光。”
說來也奇怪,慧鍔和尚剛說完這番話,天空中的狂風便漸漸平息了下來,海浪也逐漸恢複了平靜,鐵蓮花也緩緩消失在了海麵上。船隻終於脫離了危險,緩緩地駛向了普陀山的岸邊。
慧鍔和尚帶著觀音佛像登上了普陀山,他四處尋找,終於在普陀山的紫竹林中找到了一處清幽之地。他和當地的百姓一起,在此處修建了一座簡陋的庵堂,將這尊不肯去的觀音佛像供奉在了庵堂之中。從此,這座庵堂便被稱為“不肯去觀音院”,成為了普陀山佛教的發源地,也開啟了普陀山作為觀音菩薩道場的輝煌曆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普陀山的名聲越來越大,前來朝拜觀音菩薩的信眾絡繹不絕。人們傳頌著慧鍔和尚請觀音東渡的故事,也傳頌著觀音菩薩顯靈不肯離去的神奇傳說。普陀山的寺廟不斷擴建和修繕,逐漸形成了宏偉壯觀的佛教建築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聞名遐邇,吸引著無數國內外的信徒前來朝拜、祈福和修行。
而那尊不肯去觀音佛像,一直供奉在普陀山的寺廟中,曆經千年歲月的滄桑變遷,依然散發著慈悲祥和的光芒,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眾生,成為了人們心中信仰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也讓觀音菩薩慈悲救度眾生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永不停息。
喜歡申秋菊川渝冷門小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申秋菊川渝冷門小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