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以為的座談會,是在一個小會議室裡麵。
等李信到來之後才發現,竟然是一個小禮堂。
首先是主席台上麵的領導,李信看了一下,都是大佬。
比如央媽電視台的總編室主任、頻道總監,不少大佬級的都到場了。
但是他們也隻是坐在邊上,中間坐著的是文化部的領導,還有北都市的領導。
可見對於這一部綜藝多看重。
台下坐的也是央媽電視台的不少領導,以及和李信一樣,參加這部劇的人。
有國家話劇院的領導和演員,還有導演甚至主持人都有好幾位。
這些都是以防有人突發有事情,也好有個替換的,加上裡麵也確實需要其他主持人,央媽自然是要多準備。
甚至希望李信不能擔任這個主持人,也好換上央媽自己人。
要不是因為李信主持功底過關,生平也沒什麼汙點,否則企劃案和劇本是他的,都不可能用他當主持人,也就是當代讀書人。
就這開會足足開了一天半,要不是因為時間緊,肯定還會多研究。
李信兌換出這個綜藝就有所預料,隻是沒有想到央媽會如此重視,領導也是如此重視。
開會的時候,自然是靜音或者關機,否則就會在領導麵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畢竟作為重要的主創,他也是要上台講話的,這個機會真的是很難得。
甚至李信為了更好的展現,還在商城中兌換了‘讀書人氣質符文’
隻要李信想著打開就會讓人這是一位讀書人,符合讀書人的氣質,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到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
如果不需要的時候,直接將符文收入空間就行,用的時候拿出來。
李信這一上台解說《典藏裡的華夏》,讀書人氣質符文放在口袋後,配上李信的剛毅俊朗的外貌。
好一個濁世佳公子!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太像了,加上擁有這主持功底,吐字清晰,沒人比李信還適合這部綜藝裡麵讀書人的形象。
可以說隻要李信不犯錯誤,想要將他給換掉可能性不大,畢竟大佬都點頭了。
因為是為國慶獻禮,時間真的是很趕了,開會也沒有出現那種扯皮,都是說著有什麼困難,領導就立馬給解決。
就算是不行的,也算了很儘快協調落實。
這種會開的還是很有意義。
一天半的時間,加上之前就在籌備,可以說這綜藝框架就定好了。
準備了三天時間,就可以開始錄製。
在準備的幾天時間,李信也都是在配合,說真的比拍戲還要忙碌,不過很充實。
因為他是編劇,雖然技術方麵李信不怎麼懂,但是對於場景的把控,對於場景布置,以及一些運用後所要的效果,他是有發言權的。
而那些演員們,則是繼續強化台詞。
因為是典藏華夏,涉及到了不少古人,央媽還請了專業人士交代演員古代禮儀。
雖然時間很趕,但是該有的培訓是一點也沒有落下。
可能沒有小鮮肉的原因,演員們學習都很認真,畢竟這一部綜藝有點民族血性的人,都不會太隨意。
特彆是演名人的演員,都不需要彆人多說什麼,自己在那加班加點的學習古禮。
可以說,這一段時間幾乎李信都不看手機了。
隻是他不看手機,沒時間關注網絡上麵的信息,但是有人關注他,甚至又開始了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