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每一次演戲都是不同的感覺,特彆是和演技好的演員演戲。
真的是享受,被帶入其中。
仿佛經曆了不同的人生,人在戲中,感受戲中人的酸甜苦辣。
李信都感覺自己的演技又有了不少提高,這可是和老戲骨演戲的好處。
要是和演技差的,不要說學習,不將李信的演技拉下來就不錯了。
因為彆人演技差,很容易出戲,也就不能很好的入戲。
這也是為什麼老戲骨不喜歡和小鮮肉合作的原因。
這一集中,說的是論語,也就是孔子和其弟子間的故事。
一樣的感人,一樣的引人入勝。
李信也為自己之前做出的決定感到高興,因為和央媽合作。
如果是自己製作的話,哪裡能找來那麼多的老戲骨,那麼多的國家級話劇演員。
這要是找的演技一般的演員,真的會讓這經典綜藝抹黑。
隻是因為國慶獻禮的原因,所以這綜藝拍攝的還是很緊湊的。
好在中間還有空閒的一兩天,李信可以有時間處理公司的事情。
現在他的重點除了拍攝綜藝就是關於電影《流浪地球》的事情。
因為蔡怡儂的能力,加上李信上頭有人,可以說《流浪地球》的審批真的是太簡單了,招募和項目的組建也因為前世看過這電影很順利。
人員都是按照李信的去找去談,而且還有很多的備案。
至於男一號自然不用多說,是李信自己來,更何況前世聽說男一號人品不好。
當然這是聽說,反正李信也不會用這個人,也就不需要找了,有沒有這人都無所謂,更何況李信覺得那人演技也就那樣。
比現在的李信真的是差太多。
等再拍攝一期《典籍裡的華夏》,劇組也就組建的差不多了。
可以說綜藝節目組中,露臉的人,除了李信,幾乎每期都不一樣。
特彆是每部經典中的人物,都是老戲骨扮演,大部分都是國家話劇院的人。
在大家的掌聲中,舞台的帷幕升起。
李信這個時候已經來到了舞台的中央,坐在那熟悉的書桌前。
打開台燈,翻開書桌上的書籍,緩緩說道。
“1972年,華夏東山省銀雀山,發現了一座西漢的古墓葬……”
隨著李信的講述,旁邊的燈亮了起來。
自然而然的就吸引大家的目光。
內容就是發現的西漢古墓葬,裡麵的竹簡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
觀看裡麵的內容,發現竟然是先秦時期的史料。
可以說這些竹簡真的是非常的珍貴,自然是被運往北都,交由專家鑒定。
這裡麵的專家是真正的專家,而不是所謂的‘磚家’。
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內容,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的文物單位還特意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專門對這些竹簡進行研究。
可以說隨著更多人的加入,對於這竹簡的發掘和考證是更加完美和考究。
而在竹簡中,就出現了兩個孫子。
當然了不是爺孫那個孫子,而是曆史上出名的那位‘孫子’。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諸子百家中,專門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兵家,兵家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將領。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兵家中由兩位‘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