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記不記得,你自己當年一身傷,我還以為撿了一個乞丐回來!”孫武打趣的說道。
“沒想到……”
孫武還準備繼續說下去,但是這個時候他已經意識到了,伍子胥已經走了。
旁邊的伍子胥不過是他的幻想。
可是他還是想要多和伍子胥說說。
因為他們是一輩子的朋友!
“我們是一輩子的朋友!”
“我是你的兄弟,我是最早讀過‘兵法十三篇’的人,我也是最欣賞你的人,我也是最佩服你的人!”
伍子胥自豪的說道。
看到這一幕,李信由衷的高興。
哪怕李信知道,這一切都是短暫的,但是兩人可以這樣交流,這感覺真好。
隻希望時間可以更多。
這樣的友誼誰不羨慕,誰又願意看到一人先走一步,都是希望兩人可以隱居,可以一起談論兵法,一起隱居山林。
“長卿兄,我現在才明白你說的兵法之道,以仁為本!”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打仗的目的,最後不就是為了過上太平日子,讓百姓溫飽。
聽到這話,孫武也是感慨良多。
他寫兵書就是如此,不是為了讓大家天天打仗,反而是天下太平。
孫武拿著伍子胥的那把劍,看了一會說道。
“子胥,我想把你這把劍,鑄成鋤犁,陪我種稻子!”
畢竟伍子胥已經走了,如果將他的劍鑄造成了鋤犁,不就意味著伍子胥也陪著他種地,兩人一起隱居。
“以劍鑄犁,讓暴虐之劍化為太平之犁!好!好主意!”
聽到這話,伍子胥是由衷的高興,讚歎著孫武做的對。
“來,再來一碗!”孫武又是要盛一碗給伍子胥。
其實隱居很簡單,種地吃飯而已。
如果是兩個知己,這些就足矣。
何況孫武也是明白,伍子胥再也吃不到他煮的飯了。
“我又不是飯桶!”伍子胥連連揮手,表示自己吃不下了。
“走了!”伍子胥說道。
孫武則是還是遞著那碗,看著伍子胥。
他知道伍子胥這一走,就不會再相見了。
想要讓伍子胥再吃一碗,不然就吃不到了。
孫武就這樣看著他!
伍子胥他去到了雜物間,拿起一把鋤頭,直接背在了身上。
“走了!”就這一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去。
孫武明白伍子胥終究是走了。
孫武看著伍子胥又看看手中的碗。
明白伍子胥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之前他們約定過,兩人一起隱居,一起勞作。
這才有了如此一幕。
李信也是看著伍子胥,看著他從遠處走過來,然後來到身邊,對望一樣。
然後繼續朝前走著,臉上是帶著笑的。
此時的伍子胥,顯然已經看透了一切,明白歸隱田園,和孫武一起勞作,真的是不錯的選擇。
想來他是願意的,隻是明白醒悟的時候,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