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誰在安排這一切?”少年天眼之父,也就是少年南棟。
“明明暗暗,惟時何為!”老年屈原接著說道。
“青天那麼高,誰能度量它?”少年屈原說道。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老年南棟也是感慨著。
“我提出了關於宇宙的疑問!”老年屈原擲地有聲的說道。
“我用一生尋找答案!”老年南棟跟著說道。
……
“宇宙無窮,求索亦無窮!”
一老一少,古代和現代人,你一言我一語,仿佛是跨越時空的對話,彼此都能聽得見,彼此也都在追尋同樣的問題,探究答案。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眾人齊齊說著這句話。
哪怕是李信也是跟著念了起來,不少台下的觀眾也被帶動,跟著在小聲念著。
“這是跨越了兩千多年的發問,這是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求索,屈原曾腳踏華夏大地,仰望蒼穹,發出《天問》,這驚世之問和《離騷》、《九歌》等詩作彙成《楚辭》。”
【《楚辭》作為我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和《詩經》一同奠定了我國詩歌發展的基礎。】
“今天讓我們再《典籍裡的華夏》一起熟讀《楚辭》。”
隨著李信的話音落下,在一片掌聲中,為這一期拉開了序幕,也明白了今天的真正主題是什麼。
掌聲落下,帷幕也是緩緩落下。
另外一邊的帷幕打開,一位女主持人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燈光照射在她的身上。
緩緩開口,介紹起《楚辭》。
通過訴說,甚至邀請專家,采用訪談的方式,讓大家了解《楚辭》,也更能融入這氛圍之中。
為的就是給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更沉浸式的觀看效果。
不像是綜藝節目,中途還要暫停布景,還要ng重來。
這都是一鏡到底,不隻是給屏幕前的觀眾帶來好的效果,也為現場的觀眾有更好的體驗。
那邊在訪談在解說《楚辭》,李信這邊,自然是開始了新的布景,甚至進行了踩點走流程。
訪談說的自然都是關於《楚辭》裡麵的內容,以及作者屈原。
這部巨著以屈原起伏跌宕的一生為主線,歌頌屈原熾熱的愛國情懷和敢於發問的求索精神。
特彆是其中的一篇《橘頌》,雖然寫的是橘樹,何嘗不是寫屈原自己,他熱愛自己的故土。
隨著訪談結束,訪談間的帷幕緩緩落下。
燈光也是跟著熄滅,就連觀眾席的燈光也是跟著關閉。
瞬間全場黑暗,不過也就一秒鐘,舞台的燈光再次亮起,隻是這一次是在另外一側的舞台。
顯然現在是現代的場景,而且還是在市場中。
購買物品的人很多,非常的熱鬨,特彆是買粽子的人絡繹不絕。
“老板,給我拿十個鹹蛋黃的粽子!”
“老板有甜的粽子嗎?”
“老板,那個禮盒裝的粽子多少錢?”
……
“老李,今天端午節,過來吃個粽子!”
買粽子的人很多,要飯點了,終於是人少了,賣粽子的老板邀請對麵的商販店主吃粽子。
兩家是門對門,一家是賣粽子的,一家是賣水果的,沒有競爭,又是鄰居,關係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