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在當時的思想界是一片‘嘩然’,包括徐愛聽到都是既驚且駭心中充滿疑惑,可是慢慢琢磨就明白了。
‘知行合一’為天下之大道。
他的其他同門來聽先生講學,聽不明白也是徐愛最早給他們解釋,所以對於王陽明思想的傳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惜就在大家都了解和認同王守仁思想的時候,他的愛徒徐愛……。
“您回京師之後,在大興隆寺講學,大弟子徐愛從那時候開始記錄《傳習錄》。”李信對著王守仁說道。
“來!來!給你看樣東西!”
聽到王守仁的話,李信自然是跟了上去。
就見王守仁從書架中拿出一疊紙張,上麵寫滿了字。
原來這就是之前徐愛記錄的手稿!
看到這個手稿,李信還是很激動的,這可是典籍最初的樣子,真的很幸運。
這可是一筆一劃記錄下的,徐愛寫的字也是非常的漂亮。
徐愛既是王守仁的妹夫又是他最有才華的一名學生。
徐愛等這些學生記下的話,沒想到為後世增添的一部典籍,而且還是一部經典之作,這在他們記錄的時候也沒有想到。
這一切真的是都沒有想到,正是這些記錄讓王守仁的思想可以流傳後世。
也讓英年早逝的徐愛先生,因典籍而不朽。
徐愛死的時候真的很年輕,才31歲。
可以說真的是可惜了!
“先生!”
就在兩人談話之際,一道聲音傳入了兩人耳中。
李信是循著聲音望去,但是王守仁聽到聲音則是激動起來,這聲音太熟悉了。
看著來人,王守仁激動的朝著那人走了過去。
李信自然也是跟在後麵,看著那本不應該出現的人。
“感謝先生,以知行合一教我!”那人緩緩說道。
“徐愛!我不敢看你的手稿,每當取出,爾言在吾耳,爾貌在吾目,爾誌在吾心,你先我而去,是我一生最大的傷痛!最大的遺憾!”
王守仁一邊說著一邊朝著那人而去,這人自然就是王守仁的妹夫,王守仁的大弟子,最喜愛的愛徒。
短短幾步路,短短幾句話,兩人都已紅了眼睛,眼眶濕濕的。
“得以先生為師,是徐愛此生最大的幸運,知道先生所講內容珍貴我便去記錄它,我想這便是我徐愛的知行合一吧!”
聽到徐愛的話,王守仁很欣慰和高興。
迫切的分享起李信帶來的消息。
“你我的名字載入一部《傳習錄》,在後世成為典籍,謝謝你!”王守仁說著還向徐愛鞠了一躬。
徐愛麵對於王守仁的一躬,自然也是回了一禮。
“得知先生思想傳於後世,徐愛此生無憾矣!先生,保重!”
徐愛說完給王守仁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然後轉身離開。
看著離開的愛徒,王守仁急忙追了幾步,可是他又如何能追上。
徐愛是真的已經離開了自己,回不來了。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慢慢的消失在市縣之中。
看到這一幕,不要說王守仁了,就是李信都已經紅了眼眶。
可想而知,王守仁心中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