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名《奈若何》
詞席琳·曼達鄒英
曲席琳·曼達鄒英贏啟孜
演唱席琳·曼達鄒英】
字幕一閃而過,大家都在期待著兩位天後登台,沒有注意到“曲”這一欄有第三個人的參與。
“漢兵已略地,四麵楚歌聲,君王意氣儘,妾身何聊生。”
場館一片黑暗,隻聽一段霸王彆姬的京劇唱詞幽幽傳來。專業評委席上的俞素頓時眼前一亮。
而後,歌曲轉為流行樂。
鄒英的歌聲漸漸傳出,舞台上垂直照在她身上的燈光也漸漸亮起,像是虞姬的幽魂正在烏江邊悲泣。
她正回憶著,回憶著還是村東莊女兒時和項羽相遇相識相愛。她記不清多少次在項羽凱旋而歸卻傷痕累累時,勸他拋卻王位富貴,同她相守一生。
右側燈滅,左側的垂直燈光隨著席琳·曼達的歌聲亮起。她與鄒英正好相背而立。
那是在c國傳統文化裡顯得突兀的英文,卻因西方歌手歌聲渾厚的特點而破開了這樣的隔閡。楚霸王威武的氣勢和歌聲的飽滿度一樣渾厚。
男性反串演虞姬很多見,女性反串演霸王還是頭一次。
彈幕飄過一條【西楚霸王我知道,西洋霸王我還是第一次見。】
項羽安慰著虞姬。他何嘗不想兒女繞膝,與他長相廝守。可他天生就是要坐王位的人。他可以和她相伴一生,但是要以君王、王後相稱。
開弓沒有回頭箭。
兩側燈光忽地同時亮起,可項羽看不見虞姬,虞姬看不見霸王。因為項羽殺紅了眼,虞姬在亂戰裡大海撈針。
兩人的歌聲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高亢,又逐漸弱了下去,頹敗了下去。
虞姬轉身,腳步不穩地向霸王,似是一邊走,一邊在躲著戰場上的兵戈。霸王走走停停,向身後退去,麵對韓信設下的十麵埋伏,和張良湮滅軍心的楚歌,他節節敗退。
終於,兩人即將相遇,虞姬忽地向前傾身,項羽忽地向後撤步,他們再次錯過了,因為那是一場軍帳中注定無法改變的生死彆離。
再次變成兩人輪唱。
虞姬告訴項羽,既然山窮水儘,便讓她的鮮血激起他的最後一絲血性吧。項羽告訴虞姬,烏江邊接應他的小船已經靠岸,可他不想走了。殘月孤星的夜晚,他不想離她太遠。卷土重來,她不在了,就是將這偌大的江山打下又能獻給誰呢?
可惜啊可惜,他們再也聽不見彼此的心聲。
虞姬與霸王,相遇過,又從來沒有相遇過。
一曲終了,台下許多共情力強的觀眾已經淚流滿麵。
【嗚嗚嗚x﹏x】
【西楚霸王都沒讓我哭,一個西洋霸王讓我哭成這樣嗚嗚嗚~】
【理解俞素老師為什麼怒斥緣結了。改編不是亂編。改得好的,京劇和英語放一塊兒都這麼和諧!】
【媽呀,開頭的京劇唱段一起,雞皮疙瘩落一地!】
……
“我猜這是來自c國古代的故事。事實上,我從來沒有看過這個故事,但是通過二位的演繹,我止不住地想要落淚。我感到無限的遺憾和悲傷充斥在我的心中。這是一場充滿無奈的悲劇,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