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瑤穿著禮服,頭戴冠飾,跪在地下,身後的宮女和太監們也都恭敬地垂首而立。
張順清了清嗓子,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治本齊家,茂衍宗枝之慶;敷恩逮下,聿昭內職之修。谘爾蘇瑤,性資婉嫕,德備柔嘉。夙著賢聲,克嫻壺則。侍朕左右,敬慎有加。今以誕育皇嗣之功,著晉封為妃,賜號‘寧’。賜居寧心殿。爾其隻膺巽命,荷慶澤於方來;益勵素心,衍鴻庥於有永。欽哉!”
蘇瑤叩頭謝恩“臣妾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順扶起蘇瑤,笑著說道“恭喜寧妃娘娘,賀喜寧妃娘娘,娘娘如今可是飛上枝頭了。”
蘇瑤微微一笑,說道“公公辛苦,還望公公日後多多關照。”說著,示意身邊的宮女送上賞賜。
張順接過賞賜,說道“娘娘客氣了,這都是娘娘的福分。今後娘娘定要為皇上多多誕下龍嗣,為皇家開枝散葉。”
蘇瑤點頭應道“多謝公公提點。”
待張順離開後,蘇瑤身邊的宮女們紛紛恭喜。
“娘娘,從今往後,咱們在這宮中的地位可就不同了。”
蘇瑤看著眾人,感慨地說道“這都是皇上的恩典,咱們萬不可恃寵而驕。”
幾日後,蘇瑤去太後的慈安宮給太後請安。太後端坐宮殿中間,蘇瑤給太後行了大禮後,太後說道“如今你已為寧妃了,今後後宮和睦,為皇上開枝散葉是你的首要之事。”
蘇瑤說道“臣妾謹遵太後教誨。”
太後說道“今日寧妃前來哀家這裡,不會隻是想給哀家請安吧。”
蘇瑤頓了一下,太後便知蘇瑤的意思,讓榮姑姑稟退宮人,榮姑姑吩咐宮人撤下去後,回到太後身邊伺候著。太後又說道“哀家聽聞你前段時間頻繁出入皇後的宮中,哀家想知道你是何意?”
蘇瑤說道“回稟太後,皇後娘娘想拉攏臣妾。”
太後說道“我就知道,那你的意思呢?”
蘇瑤說道“臣妾並不在邊邊,臣妾隻忠於皇上,忠於太後。”
太後滿意的說道“寧妃你果然聰慧懂事,也不枉哀家提拔你。”
蘇瑤說道“臣妾時刻謹記著太後的提拔之恩,臣妾也知道這後宮之中爾虞我詐,皇後娘娘與韋貴妃,各自都有自己的心思,臣妾也希望能獲得太後的庇佑。”
太後說道“你如此的聰慧,哀家當然也會庇佑你,你也知道哀家希望後宮平和,不希望皇後與韋貴妃任何一方獨大,所以哀家提拔你也有這層意思。”
蘇瑤說道“臣妾知道,所以皇後想要拉攏臣妾,臣妾也就假裝站在她那邊,臣妾隻是為了自保,但是臣妾的心始終是忠於太後,忠於太後的。”
太後微微點頭,說道“你能如此想,甚好。但這後宮的局勢複雜多變,你切不可掉以輕心。皇後心思深沉,韋貴妃也不是省油的燈,你要小心應對,莫要被她們利用了去。”
蘇瑤應道“太後放心,臣妾自會小心謹慎。皇後拉攏臣妾時,雖表現得極為殷勤,但臣妾心中明白,她不過是想借臣妾之力製衡韋貴妃。臣妾深知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會輕易被她擺布。”
太後輕抿一口茶,說道“你能看得這般清楚,哀家也就放心了。哀家希望你能多留意皇後的舉動,適時向哀家傳遞些情報,也好讓哀家心中有數,能更好地平衡後宮各方勢力。”
蘇瑤說道“太後放心,臣妾定當儘力為太後留意。”
太後接著說道“哀家也曾派榮姑姑調查過你宮中的佩兒之事,事發前她曾去過一次韋貴妃的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