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帶文豪!
“東主,萬不可魯莽啊。”
“遼國使節可是蕭特末啊,自慶曆八年黃河改道,河北黃泛千裡,蕭特末就蠢蠢欲動,年年春節賀典都在鬨事,意圖獲得尋釁借口。”
“為的就是再提增幣。”
“東主!”
“救人事小,國家失體賠款事大啊!”
包拯帶人出發,在府外組織搜尋人質的公孫策得到消息,立馬趕上隊伍,對包拯急言勸說,此事乾係之重大,非包拯所能承受。
萬一處置不妥,讓蕭特末找到機會發飆。
再簽個什麼“增幣”協議,包拯莫說仕途斷了,可能還要遺臭萬年!
然而。
任由公孫策勸說,包拯並沒有停下腳步,他隻是淡淡的問道“不去契丹使館,不把人質帶回來,難道向無憂洞認輸嗎?”
“非也!從長計議,從長計議啊!”
公孫策急死了,包拯卻沒有絲毫停下的意思,他冷冷的說道“契丹使團協助無憂洞窩藏人質,我大宋還沒找他麻煩呢!”
“增幣?”
“那就打吧,打過了再談增幣!”
如果是去年,包拯絕不會有這個脾氣,朝廷是真沒錢,但,如今不同了,蘇彧的出現讓朝廷今年至少多了上千萬貫的財政收入。
那小子是南門安置使,祥符縣男,是朝廷的人。
真缺錢打仗,找蘇彧就可以了。
蕭特末自以為可以趁火打劫,卻不知道時局已經不同了,朝廷是缺錢,可真要打仗,賣煤礦都能賣出上億貫來!
打嘛!
正好河北數百萬災民生活困苦,最不缺的就是兵源!
換個人來,可能不敢惹遼使,生怕起了兵戈,畢竟大宋立國這九十多年敗得太多了,但凡打仗,大多數人首先想的是輸,而不是其他。
所以,大多數朝臣是怕打仗的。
包拯卻不是那個大多數,他隻知道一味的忍讓不可能換來和平,隻會讓蠻夷得寸進尺,今日要十萬,明日要二十萬,何日是個頭?
更何況……
看過射雕的包拯打心底裡抗拒“議和”二字,今日尚有錢賠,錢不夠了,是不是就要拿女人賠了?想都彆想!
“圍了!”
來到契丹使館外,包拯淡漠的吐出了兩個字,兩營天武軍將士和衙役巡卒當即動手,夜幕之中刀槍林立,弓弩上弦……
周圍的幾個使館大院都驚動了起來,西夏、吐蕃、大理、高麗……
所有在開封的各國使臣都聞風而動,出門的出門,架梯子的架梯子,緊張的看著契丹使館那邊,看著宋與遼的較量。
昏暗的火把照映之下,是肅殺。
契丹使館內,百餘號契丹武士也抽出了戰刀,挽起了強弓,麵對十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契丹人毫不露怯,反而氣勢還要更淩厲幾分。
房屋之上,一名射雕手傲然站立,彎弓如滿月,箭鋒直指包拯。
倘若動手,第一個死的,就是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