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妻寵!
“得知商人真的得了一百兩,便直接找到了商人家裡,要求他們退還這筆銀子。”
“那商人自是不肯給,買賣都已經落定,哪有退回去的道理。他不再搭理這位老爺子,任他在自家門前鬨。”
“一些知情的人也跟著罵一句‘無商不奸’,但這事確實是屬於自願的買賣行為,商人欺老爺子不懂,但他也給了錢,銀貨兩訖,有字據為證。這事就算鬨去了官府,官府也管不了。”
周氏聽得心臟一抽一抽的,忍不住追問道“那老爺子最後就不了了之,打道回府了?”
顧立宗搖頭,“老爺子心中的落差感實在太大,到底意難平,一頭撞死在了商人家的大門上。”
聞言,大家一時麵色複雜,不知道該怎麼評價老人家的這一行為。
“這鬨出了人命,不好收場,官府這才強製出手。判商人退回其中的九十兩銀子。”
“可命都沒了,爭回了這些銀子又有何用?這老爺子一家也都是命苦的,他的命沒了,銀子按理說也能造福下一代。可一場瘟疫席卷了整個村子,村裡死了太多人,老爺子一家也都死絕了,而從他們家裡搜出來的銀錢,就充了公。”
顧立宗說完,想到那場瘟疫無情地奪走了那麼多人命,其中,就有他的不少至親,他的情緒瞬間低落下來。
大家聽完這麼一個故事,也是唏噓不已。
“那隻皇帝蟹最後去了哪裡?是被人吃了嗎?”顧青禾實在是太好奇了。名字帶了這兩個字,真的有人敢吃嗎?
顧立宗搖頭,這隻皇帝蟹最後去了哪裡。他肯定是不知道的,村裡也沒人知道。
他比幾個孩子多活了幾十年,自然是更有主見些。
“孩子他娘,你去將家裡的所有銀錢都拿出來。”
家裡的小事,顧立宗都不管,交給周氏做主。但像這樣的大事,周氏還是聽他的。她回了一趟房間,將自己藏好的銀錢都拿了出來,就是這兩天賣野豬和賣魚得的,差不多11兩。
“老大,你明天提上兩條魚,再去借一次村長家的牛車。”
顧立宗將銀子遞給顧青柏。
“老二,你跟著一起去鎮上,把那三桶魚都賣了,基本上都是活的,估計能賣個三四兩,賣完後讓你大哥將村長家的牛車送回來,你拿著賣魚的銀子,再加上這些,去買一輛牛車,然後轉去縣裡,將這皇帝蟹的事情透露給官府,切記,不要招搖!”
顧青鬆和顧青柏鄭重點頭,顧立宗的意思是,讓官府來買下這隻皇帝蟹。他們拿了錢,低調行事,也沒人知道,至於官府怎麼處理這隻皇帝蟹,就不是他們能管的了。
等將事情吩咐完,顧家這才將院門敞開,按部就班,各自去忙活手中的事情。
甄彌兒去廚房打了熱水,讓顧庭之泡了個熱水澡,等他洗完,自己也泡了個。這才感覺那一身的寒氣去了些。
周氏還不太放心,親自去廚房熬了一鍋薑湯,看著他們三人各自灌下了一大碗,這才算滿意。
等他們收拾好,晚飯已經上了桌,她見今天又得了這麼多魚,尋思著給大家做頓好的補補身子,便直接將廚房裡的兩條魚都做了,一整條做了紅燒,另一條燉了豆腐。
還吩咐林慧娘去地窖裡割了一斤野豬肉,炒了蘑菇。
顧家的夥食常年不見葷腥,就算是素菜,做的量也不多。幾個大男人都是米粥混著紅薯吃個半飽。
這幾天,他們家夥食提升的檔次不止一點半點,想著往後的日子還能越來越好,他們瞬間就感覺自己渾身都充滿了乾勁。
而顧庭之,一上桌就開始找,嗯?螃蟹呢?
等他確定螃蟹沒了,立馬委屈地紅了眼。
周氏最是見不得他受委屈,趕緊安撫道“三郎,你先吃著菜,娘現在就去給你蒸螃蟹。”說完就要起身去廚房。
幾個兒媳哪裡還坐得住,天下沒有婆婆去廚房做菜,兒媳還坐在桌上吃飯的道理。便也紛紛起身,跟去了廚房,顧庭之本來也想跟著甄彌兒一起去,被顧青柏一把拉住了。
人多手腳快,沒一會就挑了九隻螃蟹,刷洗乾淨後上鍋蒸,再配上蔥薑蒜和自己醃製的辣醬。整個廚房彌漫著蟹肉的鮮味。
甄彌兒和蘇荷花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而顧青禾,好幾次湊到鍋前,想掀鍋蓋,被周氏攔下了。
“嘔”
廚房裡突然傳出一聲嘔吐,大家紛紛朝林慧娘看去。
就見她眉頭鎖緊,捂著嘴在角落裡狂乾嘔。
林慧娘蹙眉,剛剛婆婆在做魚的時候,她也有這個感覺,但反應沒這麼大。
見幾人都擔心地看著自己,她擺手道“沒事,可能是最近天氣轉涼受了風寒。”
周氏卻不這麼認為,她瞧了眼大兒媳平坦的肚子,心裡有了猜測。
“明兒大郎賣完魚,讓他順便從鎮上請個大夫過來看看。”
幾人看向她,有些疑惑。這村裡可不比鎮上那些大戶人家,有個頭痛發熱的忍忍也就好了,隻有生孩子或是生了大病才會花銀錢找大夫。
生孩子?!林慧娘雙眼放光,有些蒼白的唇抖了抖,說不出話,她看著周氏,想從她那裡得到一個肯定的答複。
周氏眼底含笑,“八九不離十,但娘也隻是猜測,得明兒讓大夫把完脈才能做準。”
林慧娘激動得眼含淚花,連連點頭。
甄彌兒和蘇荷花也都替她開心。大嫂嫁進顧家四年無所出,雖然婆母沒說什麼,但村裡其他人卻說的難聽。大嫂也為這事愁的不行,要是懷了,也算是徹底安心了。
顧庭之卻沒看明白廚房裡的氣氛,他將腦袋探進來,見沒人關注那一鍋螃蟹,有些急了“饅饅,螃蟹好了!”
甄彌兒過去將鍋蓋掀開,看了一眼每個螃蟹的顏色,確實已經好了。
螃蟹個頭如成年男子拳頭般大小。甄彌兒用了一個大盤子,將它們整齊地摞在一起,端去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