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那些打造的晾曬架都被填滿了!
一共1200塊磚,不算多,不過這隻是第一天而已,要是都準備齊全,一天兩千多塊磚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是不能再多,而是晾曬架和黃土、黏土限製了他們的產出,先前準備黃土和黏土消耗的差不多了,明天一大早還要挖土才行。
快到晚上時,張煜進了一趟樹林,一下午就收集了大半罐的糖楓樹汁,等到吃完晚飯,沈酥月就在石屋中煮起了樹汁。
楓糖珍貴也珍貴在這裡,一般四五十升才能提煉出一升楓糖漿!
那不到一鍋的樹汁,最後也就能熬出一層糖漿而已。
也不知忙到幾點,沈酥月都有些昏昏欲睡時,張煜才完成第一個窯洞!
這個窯洞也是他花了心思的,從體積上看,這個磚窯是山前燒陶器的土窯五倍大小。
從磚窯上方各個角度留了六個孔洞和一個三米多高的煙筒,孔洞會被石頭蓋住,這個是燒磚時往裡添加燃料保證磚窯溫度的。
至於燃料,就是這些天積攢的鋸末、木炭、碎木塊、乾樹皮、乾草、樹葉等等。
張煜沒親自操作過,以前刷視頻時看到過,這樣做能保證磚均勻受熱,不至於前麵的磚都燒好了,後麵的磚卻燒的不合格。
引燃的問題不需要考慮,到時候磚窯內的溫度有幾百到上千度,往裡放什麼都能燃燒起來。
可彆小看這些孔洞,挖起來都是很困難的,黃土山高十來米呢,隻能在土窯上麵,勉強挖出個平台。
尤其是煙筒,最好的效果是與山齊平,那樣引風效果最好,可在這種環境下,張煜隻能把煙筒搭到三米多高,再高就要倒了…
隻能有時間在窯洞上方的山頂開挖,儘量挖到與煙筒持平,既然煙筒沒那麼高,就把山的那一塊挖到與煙筒一般高。
窯洞裡麵沒什麼特殊的,到時候往裡直接碼放磚就是了。
窯洞口等燒磚時會封閉大半,隻要留出可以添柴的空間就行。
窯洞左右兩邊有個獨特的設計,那是兩個凹形橢圓,有點類似耳朵的效果,橢圓中間還有個直徑二十厘米的孔洞。
孔洞直通磚窯中間底部,不過到裡麵時孔洞就變小了,大概有拳頭這麼大。
沒錯,這就是天然的鼓風機!
外麵任何時候,在山後都有風,風被凹形橢圓收集進入磚窯,燃燒的煙霧會從煙筒排出。
這就是為什麼最好要讓煙筒與山持平,山底和山頂的壓強是不同的,煙筒要是達到山頂那種要求,磚窯裡的火就可以隨便燒了,絕對能輕易達到溫度要求。
檢查完所有管道是否暢通,張煜就把大量的樹枝和一些用不到的木頭往裡搬,磚窯還可以用來做木炭,堵住進風口就可以了。
正好趁著做木炭時烘乾一下裡麵。
樹枝、木頭在裡麵堆了一大堆,張煜抽出烽火台中的一根燃燒的木頭,然後直接丟到磚窯之中。
這火點的很隨意,就好像裡麵的木柴加了汽油一樣。
事實跟這個也差不多,火炭在窯洞中不比在外麵差,因為兩邊天然鼓風機的緣故,火炭甚至燃燒的更明亮了!
不一會,火炭就將柴堆引燃,而且火勢越來越大,想撲滅都費勁那種!
呼呼的火焰燃燒聲,看著就頗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