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3章 孤注一擲_1627崛起南海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33章 孤注一擲

第1833章 孤注一擲(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錢天敦等人都是常年帶兵打仗的老手,沒有因為之前的勝利就被衝昏了頭,不管清軍是不是還會發動下一波攻勢,仍在第一時間就下令組織人力和物資對遭受破壞的防禦工事進行修補。當然了,這種修補並不是為了達到勸退清軍的目的,而是要對清軍所擅長的騎兵衝陣形成有效阻止,所以即便是有將這片區域加固到十分的能力,海漢軍也有意隻做到四五分,在拒馬陣的空隙中留出步兵進攻的通道。

對於海漢軍來說,雖然清軍在兵力上占據了絕對優勢,但清軍的步兵和炮兵其實都還不能對己方的陣地構成真正的威脅,但對騎兵的衝鋒威力還是得有所忌憚,必須要加以控製才行。

隻要不讓其騎兵大部隊直接衝擊防線陣地,那就不用太擔心對方的兵力優勢。畢竟要比起殺敵的效率,海漢軍可領先對手太多太多了,在戰鬥過程中牢牢控製住交戰距離,清軍就很難有翻盤的機會。

但對於雙方實力對比的認識,清軍可就沒有這麼清晰的頭腦了,在皇太極等人看來,清軍戰鬥力落後於海漢的主要原因就是武器裝備不如對手,但這種差距似乎可以憑借勇猛作戰和兵力優勢無限縮小,戰勝海漢軍並非不可能——哪怕隻是存在理論上的可能,他們也終究不肯死心就此放棄。

然而清軍的破釜沉舟,卻正是海漢軍想要看到的局麵,能借助陣地優勢以逸待勞地消滅清軍的有生力量,遠比在野戰中取得同樣戰果的效率要高得多。前幾個月裡數千人在大同江畔的努力勞作,能換來的最終收獲就得看這幾天的戰鬥了。

金尚憲對於這一戰的緊張程度還要遠遠超過了海漢人,朝鮮在前段時間的作戰中節節敗退,表現可謂十分糟糕,而金尚憲作為主戰派的靈丘,也早就在國王李倧那裡敗完了好感。如果不是對海漢人聲稱的大同江防線還抱有期望,李倧大概早就把金尚憲撤職查辦了。

金尚憲知道自己要重獲國王的信任,重建在朝鮮官場上的威望,那僅僅隻是阻止清軍繼續南侵還遠遠不夠,以海漢為首的聯軍必須要在大同江畔打出一場重創清軍的大勝,最好是能就此擊潰清軍,或許才能讓他的處境發生根本改變。

雖然錢天敦和王湯姆已經對他宣稱過多次,海漢將守住大同江防線與清軍展開決戰,不會再有任何反複,但有鴨綠江的事例在前,金尚憲又哪能完全放下心來看熱鬨。好在之前這一場戰鬥中海漢軍表現得的確賣力,而且戰果也十分理想,一戰消滅清軍數千人,這對於戰力羸弱的朝鮮軍而言簡直是如同神跡一般。

按照金尚憲的理解,既然戰局如此占優,海漢軍就應該趁勝追擊才是,但海漢人很沉穩地選擇了先修補陣地上的防禦工事,並沒有打算主動出擊。於是他便又找到錢天敦,確認海漢此舉並不是打算要消極作戰。

“我們隻是想以最穩妥的方式來進行戰鬥。”錢天敦見金尚憲似乎不太理解自己的話,隻好進一步說明道:“陣地戰才是我軍的優勢戰場,在當前的環境下,不管清軍是發動進攻、保持觀望,還是主動撤軍,我軍都能從容應對。如果拉出去跟清軍打對攻,就等於是主動放棄了這種優勢,同時也要承擔更大的傷亡風險,這其實反而會降低我軍的作戰效率。”

金尚憲道:“原來如此,老夫受教了!那若是清軍接下來選擇孤注一擲,全力進攻,錢將軍能有幾分把握戰而勝之?”

錢天敦知道金尚憲這麼問倒也不是想了解海漢軍的具體戰術安排,純粹隻是習慣性地想討一顆定心丸而已,當下便滿足了他這個要求:“金大人請放心,我們在這個基地投入如此之多的心血,不會給清軍留下任何攻破防線的機會。他們如果真敢孤注一擲,那才是正合我們的心意。到時候金大人可以再去瞭望塔上觀戰,親眼見證我軍是如何重創清軍。”

“那就有勞貴軍了!”金尚憲連忙深深一揖以示謝意。

“份內之事,金大人太客氣了。”錢天敦點點頭道:“不過這個月的軍費,金大人記得幫忙向貴國朝廷催一催。”

“錢將軍放心,這一期的軍費五日內必到!”金尚憲連忙應道。他現在已經習慣了海漢人這種非常實際的作風,雖說有點見錢眼開的意思,但海漢人收錢辦事倒也辦得很俐落,承諾了會讓清軍止步大同江,到目前為止也算是說到做到了。雖然要價高到讓朝鮮已經難以承受,但如今可以看到戰爭結束的曙光了,就算咬著牙也得想法把這錢先給籌出來。

金尚憲得了定心丸,懸在心口的大石也終於放回了心底,當下便向錢天敦告辭,安安心心地回住處等消息了。

清軍的新一波攻勢雖然沒有直接全軍出擊,但也的確是擺出了孤注一擲的架勢,除了隨軍民夫和少數後勤部隊之外,幾乎所有作戰部隊都離開了營地,在大同江畔的平原上集結成數個黑壓壓的方陣。

當然了,以海漢陣地的寬度,要將這幾萬人同時投入戰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隻能分批發動進攻。而且很要命的是這附近地區沒有太多能夠讓清軍加以利用的材料,大大限製了清軍所能采取的進攻手段,類似投石機這種大型器械就不說了,甚至連快速通過濠溝和鐵網用的木板都做不出幾張來。

清軍的進攻方向沒有作出大的調整,依然是以海漢陣地的中路為主攻點。這是因為這條防線的東西兩端都是河流,進攻部隊難以充分展開隊形,而中路的地勢較為平坦,加之上一輪的進攻已經在中路清理出了大概五六丈寬的通道,這讓清軍認為再加一把勁或許就能順著這條通道攻入海漢陣地了。

當然了,清軍也不是沒有注意到海漢軍在清理完陣前的屍體之後對這處防線豁口進行了修補,但問題就在於清軍目前已經沒有更好的進攻方向可供選擇。如果要另挑一處地段再來一次,又要耗費大量的炮彈來開路,而清軍當前後勤越發吃緊,已經沒有這樣的資本來揮霍了。

至於戰術方麵,清軍同樣也拿不出什麼新東西,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軍中的盾牌和盔甲集中起來,優先裝備到率先衝鋒的幾支部隊中。如果這幾支敢死隊性質的部隊能夠在海漢防線上打開真正的缺口,那麼後續投入的部隊也就用不著那麼全麵的防護手段了。隻要能夠真正進入到麵對麵短兵相接的戰鬥階段,清軍將領們對於己方兵卒的搏殺實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戰鬥依然是以雙方的火炮互射為開始,火炮性能占就占據了主動,對平原上嘗試集火打開進攻通道的清軍火炮開始一一點名。清軍雖然也嘗試用麻袋土包來充當掩體,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特彆是那些因為射程有限而需要前出到更危險位置的小口徑炮,基本無法逃過對麵的定點清除射擊。

炮戰僅進行了半小時左右,清軍陣地上的火炮就隻剩大約一半的數量了。這種狀況對於皇太極而言無異於是在從他身上硬生生地割肉,這些火炮的鑄造過程就耗費了大量的軍費,炮兵的訓練更是極為不易,如今以這種方式被迅速消耗掉,可以說是讓清軍的作戰實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下降。

儘管那處進攻通道中的防禦工事似乎尚未完全被摧毀,但心疼炮兵損失的皇太極還是果斷下達了進攻命令,讓騎兵開始出擊。

但這個命令稍後就暴露出了操之過急的弊端,冒著槍林彈雨衝過去的騎兵發現這處進攻通道中僅僅隻有最前麵的一部分拒馬被己方的炮擊損毀,而後麵依然還有數量相當多高大拒馬存在,根本無法直接衝鋒到海漢人的陣地上去。衝到這個位置的騎兵部隊又不可能調頭再退回去,隻能照著之前的戰法,硬著頭皮下馬持盾徒步推進,期望能以人力搬開前方的工事,為後續的騎兵衝鋒掃清障礙。

可是這樣的想法也是徒勞的,擺在清軍麵前這些齊胸高的鐵拒馬不但互相用扣件連接起來,底盤還用粗大的地釘釘在了地麵,用他們手裡的刀槍根本難以撬動。相比旁邊那密密麻麻看著就令人心生絕望的鐵網拒馬陣,步兵倒是可以從這種拒馬相對稀疏的空隙間穿行向前,但大隊騎兵就無法順利通過了,唯有下馬步戰這一條路可選。

在發現前方的騎兵擁堵於那處進攻通道的狀況後,清軍將領們還是及時作出了反應,讓步兵壓上充當進攻主力。但對於該如何去破除海漢陣地上這些礙事的防禦工事,清軍依然沒有拿出任何行之有效的辦法。

無奈之下,清軍隻能用上了歪招,讓步兵攜帶木製跳板上前,嘗試在這些拒馬上方直接搭起跳板,讓騎兵從跳板上快速通過。這都是用近兩天從遠處砍伐回來的樹木製成,幾根碗口粗的木料並排固定起來,形成寬約兩尺,長約一到兩丈的跳板,搭在拒馬上的確能起到快速翻越的效果。

但海漢軍顯然不會讓這種簡單粗暴的伎倆輕易得逞,在幾騎清軍用這種手段通過了兩排拒馬之後,海漢陣地上便對著搭建跳板的位置進行了集火,連跳板帶拒馬都一並轟了。

這種做法雖然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清軍的木製跳板就隻有那麼十幾條,毀完就沒了,而海漢雖然失去了一部分拒馬,但大隊騎兵依然無法通過這片區域。至於零星衝殺過來的騎兵,基本上也沒有機會避過近距離上的火槍攢射。

隨著清軍步兵加入戰鬥,戰局似乎又回到了上一輪的時候,不斷湧入的清軍步兵在交叉火力的射擊之下完全就是人形移動靶,變成了海漢軍練習射術的道具。而清軍的盔甲和盾牌,對這種密集射擊的防護能力實在很有限,並不足以幫助他們對抗空中不斷飛來的子彈。他們中彈倒下的速度,甚至比後續部隊衝進這個殺戮戰場還要更快,以至於海漢獨立團的士兵們還能不時地停下來休整片刻,等待下一撥的清軍湧進來送死。

高橋南為了這場戰鬥特地在火線上準備了六個步兵連,三個連負責戰鬥,三個連候補輪換,以確保火力輸出強度能夠一直保持在他所要求的水平線之上。當然了,這種作戰方式對於彈藥的消耗速度也是非常驚人,每分鐘射出的子彈幾乎都保持在千發以上。如果換作聯軍中的另外幾支部隊來頂在同樣的位置,那清軍的攻勢大概很快就將耗完他們的彈藥儲備了。

而對於清軍來說,這個所謂的進攻通道就變成了一個不斷吞噬人命的無底洞,隻見到部隊不斷地往裡麵填,卻沒有看到任何的作戰成效出現,火線上的進展究竟如何,坐鎮後方的指揮官也很難得到一個清晰的反饋。

戰鬥開始約一小時之後,清軍已經在這處進攻點損失了整整五個牛錄的兵力,雖然數目似乎不算太大,但要知道這幾乎都是各旗的精銳部隊,光是精貴的巴牙喇戰士就有兩百餘人,就這麼毫無作為地折損在了那個交戰地帶當中。

而來自火線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一般剿滅了將領們的熱情——在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之後,清軍向前推進的距離依然十分有限,與海漢兵藏身的塹壕至少還有十幾丈遠。

這個距離對騎兵衝鋒來說轉瞬即至,但在陣地戰當中,特彆是與海漢軍這種特殊對手進行的陣地戰,那就是意味著單方麵的屠戮。在這種交戰距離上,清軍士兵很難給藏身於掩體中的對手造成有效殺傷,隻能在中彈之後懷著絕望的心情倒地死去。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穿成三個反派崽子的後娘怎麼辦 快穿之女主站著彆動 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 我有一座仙靈洞天 淩太太,吾定不負湘思意 八零,給先進渣夫送綠茶 全球凍結!戰寵係統馳騁末日 來自三國的我們 離婚後,我坐擁億萬身價! 和女主一起奮鬥的青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