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立功心切_盛唐不遺憾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盛唐不遺憾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立功心切

第三百五十五章 立功心切(2 / 2)

馬璘醞釀了片刻,撕開前胸的衣襟,正色回道:“李侍郎,卑職在安西,曾多次與強敵廝殺,前胸足有十餘處刀傷,很多戰友更是戰死疆場,本來大丈夫馬革裹屍,應該毫無怨言,但若能活著,卑職認為會更好,自從見識了火炮的威力之後,卑職覺得,憑借此種武器,完全可以在損失極小的情況下,將消滅敵軍,這比匹夫之力強多了,所以,我才會不顧一切的要加入炮兵部隊。”

“短短數年,前胸居然有十餘處刀傷,看來邊軍是真的苦啊!”

李安感歎了一句,並親自將馬璘的衣襟整理好。

“李侍郎,卑職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李侍郎成全。”

馬璘一激動,居然給李安跪下了。

“你快起來,快起來,不必行此大禮,有什麼直接說就是了。”

李安連忙扶起馬璘,這種動不動就下跪的古代禮儀,李安是真的很不習慣,他真的很不喜歡,彆人跪在自己跟前。

“李侍郎,邊關將士很苦,尤其是安西大軍,要用兩萬兵馬,維持方圓數千裡的土地,安撫數百小國,一旦發生戰事,敵軍往往數倍於我,雖然我安西軍裝備精良,但每次大戰都傷亡不小,若能將炮兵部隊儘快部署到邊關,則必將大大改變敵我力量的對比,日後與敵軍作戰,傷亡肯定會減少很多,卑職願率炮兵第三旅前往安西,為大唐守土開疆。”

馬璘一臉正色的說道。

李安豈能看不出馬璘的打算,這家夥之所以跑去安西投軍,就是為了殺敵立功,以光耀門楣,跟段秀實是一個德行,隻是在看到火炮的巨大威力後,覺得率領一支火炮部隊進入安西,或許能立下更大的功勳,給敵軍造成更大的殺傷,並保存自身的有生力量。

“哈哈!馬璘,你真的不用著急,先在京城好好訓練,日後有的是機會,陛下既然讓本官組建如此多的火炮部隊,花費如此高的代價,就是為了日後調往邊關,對敵軍展開震懾和征伐,隻是,目前炮兵的訓練仍舊不到位,炮兵的規模也還太小,還處於發展階段,貿然調往邊關並不妥當,至少也要一兩年之後吧!”

李安開口勸說,讓馬璘不要太著急了,炮兵的組建就是為了守土開疆,早晚是要派出去的,但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才行,這樣才能實現輪流調動,一旦某一支部隊受損,可以很快補充裝備,從而不至於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是,李侍郎,卑職可以等,卑職一定好好訓練。”

馬璘大聲表達決心。

在對眾人鼓勵一番之後,李安與陳玄禮離開炮兵第一旅的營地,並結伴而行。

“大將軍,馬璘你也看過了,覺得此人如何?”

李安看向陳玄禮,開口問道。

“此子出身將門,一心想要殺敵立功,光耀門楣,是個很有上進心的年輕人,比我那犬子強多了,日後必然前途無量啊!”

陳玄禮心服口服的回答,他看得出來,馬璘的才能與意誌,全都在他兒子之上,難怪可以輕鬆戰勝他的愛子。

“大將軍太謙虛了,令郎還是很優秀的,若不是馬璘突然冒出來,令郎今日就獲得第一了。”

李安開口安慰了陳玄禮一句,並抱了抱拳,與陳玄禮分道揚鑣。

李安要返回研發中心看看,而陳玄禮則要返回京城,對龍武軍參加演習的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

在一百門火炮到位後,大唐第三炮兵旅與大唐第四炮兵旅,立即開始組建,並正式任命馬璘為炮兵第三旅旅帥,陳大彪為炮兵第四旅旅帥,五百多名炮兵學堂的最優秀炮兵學員,補充到這兩個旅,並立即進行訓練,並每個月進行演習。

京城一下子有了四支炮兵旅,兩百門火炮不時的炸響,這驚天動地的巨大動靜,讓處在皇宮的李隆基都能聽得到,剛開始的時候,每當聽到火炮的聲音,李隆基還能興奮一陣子,但時間長了,就覺得吵了,於是,四支炮兵旅,被調往距離京城稍遠一些的位置,也就是在京城城牆五十裡開外的地方,這樣一來,就算兩百名火炮同時發射,也影響不到京城的正常生活了。

當然,如此一來,李安若要視察炮兵部隊,就需要策馬奔馳一個時辰才能抵達了,這樣會浪費更多的時間,視察的頻率自然要降低一些,反正該教的都已經教過了,讓這些炮兵將士自己展開訓練就是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秋收的季節,樹上的水果熟了,田地裡的莊稼也到了該收獲的季節了。

由於線路太長,兩條戰略鐵路都沒有修好,但秋收是不能耽誤的,而且,今年關中地區,除了秋收還有秋耕,就更不能耽擱了。

在朝廷的統一安排下,百萬築路百姓,大部分陸續返回家鄉,參與秋收工作,隻留下不足十萬人馬繼續修築。

這十萬人馬之中,除了研發中心和鐵路局的技術骨乾之外,還有很多壯勞力,這些勞力的抽選很嚴格,都是來自家中勞力比較富餘的家庭,少一個勞力,對這些家庭的秋收和秋耕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如此安排,可以保證鐵路鋪設不會因為秋收而徹底停止,隻是速度慢了一點而已。

今年的秋收與往年不同,往年都是人力在秋收,而今年卻有數千輛收割機投入運營,尤其是關中一帶,收割機的數裡是最多的,洛陽一帶當然也有不少,其它地區,則因為收割機的產量問題而難覓蹤影。

而在這數千輛收割機的輔助下,秋收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尤其是大量采用收割機的關中一帶,秋收的時間縮短了整整一天,節約了大量的人力。

在秋收之後,關中一帶的耕地機和抽水機開始發威了,在見識了小麥可以在冬季生長之後,關中所有的百姓和貴族大戶,全都選擇在秋收之後種植小麥,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獲得更大的收獲,小麥種則由朝廷組織商販進行販賣,並將其作為官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及時滿足所有百姓的需求。

整個秋收和秋耕期間,關中一帶到處都是機器的轟鳴聲,當然,在這之中也夾雜著耕牛的哀鳴。

也許是看到耕地機效率太快,耕牛的主人總是用皮鞭抽打耕牛,希望耕牛能夠走得快一些,但無論如何抽打,耕牛的效率永遠都不能與耕地機相提並論,直到耕牛發出慘痛的哀鳴,並再也不願向前邁步,耕牛的主人才無奈的歎息一聲,並抱著愛牛安慰一陣,然後繼續緩緩耕地。

科技的發展是普通百姓所不能左右的,他們隻能無奈的接受,並順應曆史發展的潮流,逐步拋棄很多傳統的東西,也許幾十年後,關中一帶就再也難以見到耕牛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四界之主 大力農家女爆寵病弱小相公 披著上帝的球衣打球 咒術回戰,開局佐助模板 四進製造物主 太古劍帝訣 地海燃燈 逆天煉氣期 天王行 萬界征途:混沌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