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_盛唐不遺憾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盛唐不遺憾 >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2 / 2)

總之,加工成本真的不低,加工過的玉米粒比沒加工的玉米棒的成本相差較多,這比稻穀和大米的差價還要高,若是特彆窮的窮人的話,還是會購買玉米棒的,買回去之後自己慢慢剝就是了。

就好比後世的毛豆,沒剝的兩元一斤,剝好的六元一斤,價格相差足足有三倍之多,而毛豆的豆殼占比隻有四成,若是不算人工成本,剝好的毛豆應該是三塊三一斤才對,結果卻直接賣到六塊,這還是有良心的小販,貴一點的直接賣七八元一斤,貴的不是一般的離譜。

可即便賣七八元,也還是不愁賣的,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賣菜的小販閒著無事的時候,可以安安靜靜的剝毛豆,而上班族都忙得很,哪裡有剝毛豆的閒工夫,要知道一斤毛豆至少要花費半個小時才能剝完,上班族能費這個事兒,能自己親自下廚就不錯了,而飯點對毛豆的需求量很大,同樣沒有時間去剝毛豆,否則多招幾個員工的話,成本就極大的提高了,這比高價買毛豆花的錢還要高。

按照後世的工資標準,正常起碼要一個小時十元錢,而一個小吃能夠剝出的毛豆也就幾斤,比如能剝出兩斤毛豆,材料費接近四斤,也就是七八元,人工費十元,合計十七八塊,一斤的成本接近九塊錢,這可比直接買剝好的毛豆粒貴多了,所以,就算賣七八塊錢,飯點也更傾向於直接購買毛豆粒,隻要飯點裡有這方麵的需求,就一定會花高價購買。

此時的大唐長安城,當然也是這種情況了,除了貧窮且閒工夫多的人,會直接買玉米棒子自己剝,而對於工作很繁忙的人來說,更喜歡直接購買玉米粒,京城的有錢人和飯館這麼多,對玉米粒的需求極大,這很好的催生了玉米加工作坊的形成。

與普通人坐在家裡剝玉米不同,作坊的效率顯然更高一些,若是普通老百姓在家裡剝玉米,最多隻能有工坊的一半,因為工坊裡有人管著,不能偷懶休息,還有專門的開槽工具,從而讓剝玉米的速度可以提高很多,而在家剝玉米就沒有這麼多講究了,乾活的速度就要慢得多了。

李安看到這些人的身旁都有一個不足一尺長的金屬刀具,這個工具的作用就是給玉米棒切出一條溝壑,然後,下麵的玉米粒才能更好的剝出來,畢竟,開頭這一步是最難的,隻有把開頭的這槽子給開好了,接下來的剝玉米才能更順利的進行下去,若是開頭的槽子沒開,就會非常的難剝了。

開槽是一個力氣活兒,同時也是一個技術活兒,刀具非常的鋒利,但開槽的時候不能用力過猛,要控製著力氣,讓這一刀切下去的時候,一排玉米粒能夠比較完整的保存下來,若是切的太淺,玉米粒就切壞了,而切的太深的話,就會連玉米棒芯一起切爛了,所以要順著這個力氣切下去,一個玉米棒子,可以切一刀,也可以多切幾刀,切槽技術好的自然可以多切幾刀,而切槽技術不好和不熟練的切一刀就夠了,下麵直接用手剝就行了。

“給我一個,讓本官也試試。”

李安開口說道。

趙小管家連忙拿了一個切好槽的玉米棒子,輕輕的遞到李安的手中。

李安用手掰了一下,確實夠硬的,需要好些力氣才能把玉米粒剝下來,隨意的剝了幾粒玉米之後,李安便把玉米棒子丟下了。

看著這些乾活人用原始工具給玉米棒切槽,李安突然覺得,若是這個切槽的工具能夠做成環形,一次性的切下去,豈不是能夠將所有的玉米粒都切下來麼,如此一來,不就省剝了麼,效率至少能夠提高好幾倍,人工成本也就能夠降低好多了。

在李安看來,研發這樣的機器幾乎不需要什麼時間,一晚上就能搞定設計圖,第二天與工匠一起討論一下就能夠完全將機器搞定。

畢竟,這是一種不需要動力的手動機器,難度幾乎沒有,而為了儘可能的節省力氣,李安覺得有必要引入手搖係統,這樣就能更加的節約力氣了,隻要手搖款出來,再加上動力就能形成真正的機器了,一切都順理成章,真的用不了多少時間,玉米粒較大,玉米棒幾乎都是差不多粗細的,隻給李安研發這種脫粒機器了非常大的便利,讓李安能夠更快更好的研發出機器,從而為社會服務。

李安讓屬下拿十幾個玉米棒還有相同數量的棒芯,準備帶回去慢慢研究。

“這些本官拿走了,過幾日就能給你們送來幾套好用的工具,絕對比這裡的切槽刀好用。”

李安微微一笑,帶著眾人返回研發中心。

趙小管家聽說過幾日就能有更好的工具,心裡自然是非常高興了,若是真的有更加先進好用的工具,那就真的是太爽了。

李安一行人乘車回到研發中心之後,立即就命人拿來了尺子,對這些玉米棒和玉米棒芯進行測量,每一個都進行仔細的測量,從而了解這些玉米棒和玉米棒芯的準確尺寸。

由於玉米棒和玉米芯不可能完全相同大小,總會有一些出入,所以,必須要多測量一些,從而找出其中的平均值,便於研發工具的時候有個參考。

幾十個棒芯和玉米棒很快就測量完成了,李安看了一下尺寸,差距並不是很大,所以,並不需要製造多個型號的工具,一個固定尺寸的機器就足夠了。

李安在頭腦中思考了片刻,然後便開始繪製剝玉米粒工具,各個零部件的尺寸圖,最後將這些零散的零件圖交給不同的工匠,讓他們儘快把這些零件打造出來,最好能多打造一些。

這些基礎的零件都是非常簡單的,而研發中心此時的研發機器和工具非常多,這就給打造各種零件了較大的可能,所以,對於結構不是很難的普通零件,很快就能打造出來,比如像打造一個大刀片子,那就是幾個時辰的事兒,而李安繪製的手搖脫玉米粒機器,估計也用不了一天就能打造出來,回去睡一覺之後,第二日一早過來上班,估計就能造出來了,而李安隻需要組裝就行了,尺寸都是標好的,再加上這種機器也不是什麼精密的一起,隻要尺寸誤差不是很大,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設計完手搖玉米脫粒機器之後,李安坐在椅子上思索如何設計手套織機,還有稻穀脫殼機器,這些也必須要認真思考才行的,這些都是比較大型的機器了,從設計製造到最終的定型,肯定要花費不少的時間,而從春耕到秋收,也不過短短半年時間罷了,總體來看,時間並不是很充裕,研發出來倒是其次,進行批量的製造,也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的,在人力比較缺乏的京城,這個壓力也算是不小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星際最強淨化師,種出一個地球 我在三國撿屍成神 妖醫下山傾城師姐愛上我趙二虎林若曦無錯版 清穿,如意小皇孫 下輩子不要遇見我 我在異界當王 涼風綿意情 安家四秋 心理罪之叛逆歸途 少主蘇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