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勞動並不是唯一的分配依據,還有另一種依據,那就是土地。
這裡的土地,代表的其實就是‘資源’。
掌握資源多的人會天然的依靠出租資源的方式,‘取走’沒有資源的人一部分勞動成果。
最開始,這種‘土地的利息’是被節製住的,地主不會毫無節製的去要求佃戶付出高額的‘利息’。
因為如果這家地主的租金漲了,那佃戶完全可以跑到其他租金便宜的地主家去借土地,整個市場會形成一種動態的平衡。
當然,地主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他們會逐漸的自發的結盟起來。
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土地開始歸於同一個地主,或者同一個地主的派係,在這樣的情況下,佃戶們就越來越失去選擇的餘地,‘土地利息’,也就是租金的定價權就完全被地主所掌握。
而這些地主會不斷的增加租金,從佃戶手裡‘拿走’更多的勞動成果,為自己積攢更多的資源,購買更多的土地。
直到佃戶們剩餘的勞動成果不足以養活自己,被逼到死路,或者因為某些天災,導致佃戶提前進入死路,最終導致整個體係的瓦解與重新建立。
這本書的作者也在這裡強調,這些知識是他從破碎的資料裡找到的,並不完整,事實上的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然後作者把這些大災變前的知識和現在聯邦的情況進行對比。
他認為現在的聯邦與大災變之前世界的古代階段並無不同,隻是決定勞動成果分配的關鍵性的資源,從‘土地’變成了包含更加廣闊的‘財富’。
擁有房屋的人,不經過任何勞動,卻可以從租客手裡獲取一筆‘房屋的利息’。
金融公司,不需要任何的勞動,或者隻需要很少的勞動,就可以從那些借他們錢的人手裡,獲取一筆遠遠超出他們勞動價值的,‘資金的利息’。
工廠的老板,所付出的勞動實際上要遠遠小於工廠員工所付出的勞動,但是因為他擁有工廠,擁有工廠的各種生產機械,他就可以將整個工廠所有工人所生產的勞動成果都‘拿走’一部分,這就是‘工廠的利息’。
所以一個人越富有,擁有更多的房產、工廠、投資、借出款,他就能依靠各種‘利息’,‘拿走’更多人的勞動成果,他的財富就會越加的增加。
而貧窮的勞動者,因為勞動盈餘被‘拿走’了,自己剩下的勞動成果大部分花在了生存需要上,無法形成有效的財富積累,去收取其他人的‘利息’,就越加的貧窮。
最終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貧窮的人越來越貧窮。
富人的子孫後代在他們的祖輩的基礎上,更容易從彆人身上獲取‘利息’變得富有,而貧窮人因為沒有任何的積累,又會陷入和自己祖輩一樣勞動成果被拿走的困境,無法積累到足夠多的財富。
這就是這個世界‘財富’分配的根本規則。
優先按照財富分配,財富多的人拿走他所屬財富的‘利息’,而剩下的人,在一定程度內按照勞動分配。
在書籍的最後,作者也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存在許多錯漏之處,書籍所涉及的許多地方使用的都是理想的模型,完整的社會運行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其他乾預因素,這本書的內容並不能完全表征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
他仍然在收集更多的資料以豐富自己的研究。
······
莉娜合上了書籍,不知不覺,她已經走到了樓下的客廳。
她感覺自己的大腦一片空白,在她過去的人生中從來沒有接觸過相關的知識。
這些論點和書籍,她從未在任何網站和論壇上看到過。
她感覺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正在她麵前開啟。
“看完了?”
一個聲音在她耳畔響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