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非遺冬菜_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_思兔 

第208章 非遺冬菜(1 / 2)

重生76,帶領全村吃肉奔小康!

惠川冬菜

惠川冬菜

惠川冬菜,兼有香、甜、鹹、辣四味,風味彆具一格。

又因為冬菜是半乾醃製發酵產品,所含水份適度,具有春不乾,夏不腐,秋不黴,冬不凍的優點,被稱為四時佳蔬。

惠川冬菜其實前身很普通,就是用本地的小核桃紋麻葉青白菜製作的。

各位看官,咱們前文就說了,李家坡今年種了三百畝白菜,一百畝地種的是齊魯特產,已經有1000年種植曆史的“膠白”,另外一兩百畝種的就是本地特產小核桃紋麻葉青。

製作冬菜的時候,要選幫薄、筋細的麻葉青,去掉外邊的老幫子和上麵的綠葉,切成寬約1厘米,長約12厘米的小塊。

這些切成小塊兒的白菜幫要放到葦席上麵攤平曬乾,吸足冬日的陽光氣,等曬到半乾不乾的時候,就可以收起來進行下一步製作了。

把大蒜搗成蒜泥,再加上鹽,就這兩味調料,和曬的半乾的小白菜塊兒混合均勻,放到壇子裡壓的實著的,密封壇口,接下來的事情就要交給時間了。

經過半個月的自然發酵,冬菜就可以吃了。

隻是這時的冬菜顏色微黃發白,口感也比較單薄。

要是經過一個冬天的自然發酵,那時再開壇,出來的冬菜色澤金黃,氣味芳香,落口微甜,鹹中略帶辣味。

到時候,拿個剛出鍋的白麵饅頭,從中間撕開,夾一筷子冬菜放進去,咬一口,那滋味,就一個字形容,絕!

據《惠川縣誌》記載,明朝永樂年間,惠川縣古城內外就已經有數百家冬菜作坊,買賣興隆,所產壇裝冬菜盛銷國內外。

從清到明,許多經營冬菜的商人利用貫穿惠川的白洋河,由船舶裝載,北銷京濱一帶,南銷江浙諸省。

1936年,惠川冬菜曾在巴黎舉辦的商品博覽會上榮獲優質產品獎。

2018年,惠川縣冬菜製作技藝作為趙省非遺項目代表,入展華夏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

貽豐園後人重新辦廠生產的山泉湧牌冬菜後來暢銷全國,並出口國外,每年盈利幾個億。

隻是,現在麼

劉長海發出疑問,“向東,你說做豬肉罐頭麼,咱們雖然沒吃過,但是一聽就差不了。可是這冬菜,家家戶戶誰家不會做啊!平時沒菜了才吃冬菜,咱們做出來賣的出去嗎?”

這個時候人們肚子裡都缺油水,冬菜類似於五香芥菜頭一類的鹹菜,是窮人家才吃的東西。

李昌悶悶出聲,“這倒不是,炒菜或者做湯的時候,要是放上點冬菜,挺提味兒的。還有做碗子的時候,用冬菜墊底。我爹說以前有一道名菜,叫炒二冬,就是用冬菜和冬筍當主料烹製的。”

李向東上輩子吃過\”炒二冬\”,那道菜黃白相間,色澤淡雅,脆嫩爽口,清香四溢,是江浙地區的一道名菜。

“各位叔伯,現在咱們雖然窮都愛吃肉,可是說不定過上個幾年,十幾年,大家吃肉吃到膩,就喜歡吃點爽口的小鹹菜呢!”

“遠的不說,就說燕京城的六必居醬園,還有咱們惠川的貽豐園,不都是生產小鹹菜的嗎?”

李唐接口道,“那倒是,人家六必居買賣乾的多紅火,可惜咱本地的貽豐園,算是黃了。”

李昌眼睛一亮,“當年燕京城各個酒樓飯店用的冬菜都是貽豐園供的,他們家的冬菜醃製有秘方,滋味格外的足。”

這些李向東倒是不知道,原來是有秘方啊!

怪不得重建的貽豐園很快就能借著山泉湧的牌子在醬菜界立足!



最新小说: 穿越獸世我會變身大豹子 大宋梟途 異世最慘開局 長生從鎮武校尉開始 被讀心後能修改劇情的我躺平了 潛伏在大清 孕吐曝光,滿級大佬在娛樂圈殺瘋了 懷上一胎雙寶,和千億總裁閃婚了 東北往事:小城故事 扭頭撞進暴君懷後他舉國獨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