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峻笑了幾聲,問道“豫州爭鋒江東之敵,豈非孫權邪?”
“正是!”
“請問,豫州孰強於孫權?”霍峻繼續問道。
劉備沉吟少許,答道“備不才,論勇略、名望可言強於孫權,然論之士民、兵馬則遠不及也。”
霍峻拱手行禮,沉聲說道“峻觀孫氏久已,請言孫權及兄孫策二人。”
“孫策者,勇略達人,知人善任,故能定江東。然觀其行,唯恃勇力,不修德業,號曰小霸王。又為人性急少謀,輕而無備,終死於小人之手,徒為世人笑耳。孫策既亡,江左震蕩,士族多叛,可見孫氏立業之淺。其弟孫權,年既幼衝,才能不顯,故雖名統江東,而實賴周瑜、張昭、吳景等舊人耳。”
“且自黃巾以來,青徐之人多亡江左,又曹操之亂徐州,士民南渡者益眾。若以豫州之名望,用兵江左,效高祖之入關中,嚴軍令,靖地方,除厲法,任賢能,則江東士庶必為之傾倒,青徐士人必爭相投效,此豫州之勝孫氏也。”
“至於兵馬,關、張皆萬人敵,名震中原,江左將校,何能比及?且夫豫州之兵雖少,然轉戰中原,久曆疆場,兵卒驍勇,忠貞可信。而江左兵將,行奉邑之法,本怯於外戰,如今孫策已死,士眾難用。以此兵將入江東,猶如虎入群羊,誰敢爭鋒!”
曆史上孫吳與江東大族關係,需要分時期來看。第一階段,孫策渡江南征,地方大族武力反抗孫策的統治,被孫策斬殺,其根本目的在於‘誅其名豪,威行鄰國’,以達到迅速平定江東。
第二階段,孫權接管江東開始,孫權的早期為了鞏固地位,一方麵拉攏江東士人,一方麵搞血腥屠殺威懾地方不軌之人。如征討李術,孫權便屠殺皖城。
直到孫權的政治穩固下來了,孫氏與江東大族才漸漸地融合起來。而當下這個階段,處在孫權執政早期。江東人心尚未依附,孫權也並未完全統治江東六郡。
霍峻最後總結道“江東者,大江天險,舟船為馬,沃野千裡,物產豐美,足養十萬兵。春秋之時,夫差、勾踐以為基業,稱霸中原。使君憑借此地,上可取徐淮,西可連荊益。曹操南下,以舟船為兵,阻敵於江北,然後建號帝王以興漢室。”
在霍峻的分析下,劉備難掩激動之情,但他仍沒忘記難題,問道“大江之上,決於水戰,江左水軍,久經操練,何以破之?”
“此事易爾!”
大笑一聲,霍峻舉手投足間,英氣蓬勃而出,引人側目。
“荊州與江東素有仇恨,黃祖殺孫堅,孫策數敗黃祖。以峻料之,孫權必會出兵黃祖,以揚威名。豫州可借黃祖之力,順江直取江東。”霍峻說道。
劉備的手搭在膝上,傾身說道“僅憑黃祖之力,怕是力有不足啊!”
霍峻用手指沾濕茶水,在案幾上寫下‘琦’字,露出自信的笑容。
“長公子(劉琦)?”劉備疑惑地問道。
霍峻喝了口茶,繼續為劉備拆解戰略步驟,說道“憑黃祖之力不足以與江東為敵,但若能請到劉荊州出兵,大事便可成。”
“劉荊州膝下諸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此二人或有兄弟鬩牆之虞。劉荊州以長公子類己,頗是喜愛。然長公子卻與後母蔡氏有隙,以致互相攻擊。今劉荊州年老體衰,蔡氏自危,或進饞行險,或另立後繼,皆未嘗不可。如此,則驪姬亂晉之事不遠矣。”
“彼時可勸長公子效重耳避禍於外,取江左以抗蔡氏。屆時得劉荊州、黃祖二人之力,必能東下江左,建立基業。”
長達千餘字的策對,不僅有大體上的戰略方案,還有細致的實施步驟,聽得劉備不由張大嘴巴。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狂喜,他不是為下江東的方略感到喜悅,而是他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眼前這位年輕人到底具有什麼樣的驚世才華。
王粲評價他的吳起之才絕對不過分,憑借他隨軍北伐的獻策,以及今夜他為自己出的計策,足以稱得上國士之才。
或許高祖得到韓信之時,就是自己這樣的心情。
劉備拱手行了大禮,說道“先生有濟世之才,備無以為禮。若是不棄,備願拜先生為大將,統領將士。”
霍峻連忙頓首道“峻非韓信,豈敢自矜。公若不嫌在下淺薄之人,願為豫州驅馳。”
“備失言矣”
劉備起身,緊緊握著霍峻的手,激動地說道“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備必不負先生之托也。”
劉備表達出了難以言表的激動,猶如迷路之人遇見明燈的欣喜。在他不知所措迷茫之際,霍峻為他指明了建立基業、與曹操爭鋒的道路。
“願為明公效力!”霍峻腰背彎曲,行禮拜道。
握著霍峻的手,劉備問道“今回荊州,先生以為當如何謀劃?”
霍峻湊到劉備的耳朵旁,低聲說道“明公可暫於新野習水戰之要,至於出兵之機,則尚需蔡氏助成此事……”
“好!”
霍峻的謀劃內容,聽得劉備連連點頭。
(不給點月票,不幫我宣傳下,我想諸君應該也不好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