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以降,凡人臣爵至縣侯已是常態,公、王不能輕授與人臣,唯食邑數目各有不同分彆。
增食邑而不漲爵,千戶可為縣侯,萬戶可為縣侯,其間無分彆,何以顯示功臣尊貴?
等到他稱帝之後,何以封眾人?
及他子輩有朝一日,三興大漢,何以封功臣?
將縣侯升到公,屆時哪有忠心臣子敢接受?
唯操莽之輩無所畏懼,甚至渴望更進一步。
就不知能否改爵製,將公拆掉,分為劉姓公,與異姓公之彆,用於封賞功臣。
“大王,淮南王璽如何處置?”侍從問道。
劉備思緒被扯回現實,隨口說道“將其融成金水,鑄為金器回賜有功之文武。”
“諾!”
且不言劉備因淮南王一時,生出改爵製的念頭。霍峻今下已抵達廬江馬場,為劉備挑選正旦賀禮。
廬江馬場組建於建安十二年,至今下建安二十二年,已有十個年頭左右。
從彼時的四、五百匹駿馬,經過飼養與擴充,今下已有四千多匹駿馬,是為南漢第一軍馬場。
當然不僅是廬江地區有養馬,在劉備的大力發展下,在巴蜀、荊南也設有軍馬場。荊南馬場組建不久,馬匹數量較少;巴蜀因臨近隴右、南中,馬匹數量居中。
從去年起,三座軍馬場每年可以為南漢約有千餘匹的合格戰馬,加上南中、隴右、遼東三地的戰馬販賣,南漢可以有近兩千匹戰馬入軍。
當然考慮作戰消耗,以及配備到各部軍隊。實際而言,各部的戰馬數量並不多。
與曹魏較高210:1的步騎比相比,南漢的步騎比在1020:1之間,兩者相較,著實有不小差距。
廬江馬場,馬廄內。
騎監張承摸著白馬的濃密的鬃毛,卻見其四肢修長,筋骨矯健,肌肉分明,噴鼻甩頭間,鬃毛四散,尤為神駿。
“都督,我廬江馬場中,論神駿、魁梧,無出此馬者。不知都督以為何如?”張承說道。
張承善識馬,有育馬之經。早年霍峻組建馬場,則由張承出任負責人。
十年來,廬江馬場的組建及由擴張,皆出自張承之手。隨著廬江馬場的漸漸出名,張承也因善相馬之名,著於南漢。每歲多有大族請張承相馬,或是幫他們選馬,其名聲多是崇高。
然不論張承名聲有多麼崇高,今麵對老上級霍峻的親至,他都必須親迎。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可有看似為尋常之馬,然實為千裡馬。此馬之能,非善曉馬性者,不足以識之。”
“這?”
張承思慮良久,說道“確有一棕馬,相頭耳,平平無奇,似難為駿馬。細察其眼、筋骨,可言五百裡馬;後相筋皮及馬蹄,實為千裡馬。”
“然棕馬實不如白馬神駿,亦不如白馬魁梧,且性情多有急躁。都督欲送千裡馬與大王,宜當送白馬為正旦賀禮,棕馬品相不佳,以為賀禮多有不妥。”
“無妨!”
霍峻笑道“棕馬何在?”
“在那!”
張承順手指了過去,卻見一匹不高不俊的棕馬,在那低頭吃草,似乎察覺到眾人目光,抬頭瞥了眼,又低頭在那食草。
“果是平平無奇!”
打量著恍如尋常軍馬的棕馬,霍峻略有懷疑,道“此馬真是為千裡馬乎?”
“不敢欺騙都督。”
張承摸著棕馬的鬃毛,笑道“此馬由遼東駿馬與南中馬雜交而來,雖無遼東馬挺拔,但耐力極佳,能負重物,登山涉水,如履平地。或百裡內不及白馬迅捷,但百裡後當勝白馬。”
霍峻不識馬,但見張承這麼說,卻也相信下來。
“我欲以此馬為賀禮,當有何公文需理?”霍峻問道。
“都督見外了!”
張承麵露謙卑,說道“廬江馬場由都督組建,都督欲取馬,何需公文?”
輕撫馬背,霍峻說道“公與私豈能混淆,若有人知之,言公器私用,則有損你我之名。”
似乎張承已經習慣了,笑道“公文之事由承親為,不勞都督費心。”
讓侍從將棕馬牽出,霍峻看了眼張承,問道。“我聽聞霍廬江常有來此取馬,不知可有此事?”
“不假!”
張承如實說道“除霍廬江外,國中不少將校來此取馬。”
霍峻暗歎了口氣,江淮軍士多有驕縱,且看丁奉便知。今時若不約束,還不知今後惹出什麼禍事。
廬江馬場屬於國家之馬場,非屬江淮都督區之所有。當可不能縱容他們行事,否則讓外人知道,就怕另生流言。
思慮少許,霍峻說道“今後凡有江淮將校來馬場取馬,無公文一律不準批複。若有不滿者,即言乃我之軍令。”
“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