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預判你的預判_季漢大司馬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季漢大司馬 > 第578章 預判你的預判

第578章 預判你的預判(1 / 2)

關於南北分治的朝議,在霍峻與諸葛亮言辭辯析下,眾人在表麵上已無異議。

實際上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不是劉備來自中原,從而喜歡用中原士人出任高官。而是因這些中原士人根基、家鄉不在南方,故中原流亡到南方的士人,他們熱衷或渴望北伐,希望建立功績,恢複故土。

如孫吳政權,即便君主孫權為吳郡人,他在某些關鍵位置上,依舊喜歡用流亡江東的淮泗人。在吳國的中後期,諸葛瑾、呂岱、步騭不論是否有能力領兵,他們都被孫權授予兵權。

就如諸葛瑾而言,其能出任大將軍,根本原因不是他的戰略有多麼出色,而是他在北伐態度上,比大多數的江東籍貫文武積極。

當然並非所有江東文武對北伐持消極態度,其中不少傑出的將領在某些情形下讚同北伐,而這需要孫權去帶動那些將領,與篩選有心北伐者。

孫吳與南漢情形雖大體不同,但卻有不少相似之處。如劉備北伐,除了戰績打動人外,其還通過團結、帶動眾人,並選出有誌將校。

但隨著創始人劉備的去世,霍、葛二人因時間短,不能替代劉備的角色,其也導致了南漢朝中今下缺了主心骨,或是說缺少領導者帶動他們對目標的追求。

主心骨的缺失,也導致朝中文武心思各異,以及對目標的迷茫。故而在南北分治的提議下,出現了不同聲音,或求和,或保守,或主戰也就不難理解。

這種人心散漫,目標迷茫的狀態,霍、葛又豈能不知。尤其是霍峻,他長期領兵作戰,已是有所感覺。

朝議之後,不待霍、葛有所行動,劉禪已讓霍弋叫住二人,並請二人至側殿。二人至殿時,劉禪已提前在側殿等候。

不待霍、葛二人行禮,劉禪則是親迎二人上榻議事。

劉禪大喜過望,說道“當有勞二父操筆,以息眾人之雜念。”

當魅力值高的領導者去世,加上國內騷亂,很多人就會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認為占據中原的曹魏很厲害。畢竟兩漢時期的中原即代表正統,亦代表國力強盛。

劉禪甚是謙和,說道“昔先帝在世時,眾卿北伐之心多堅。及當下曹丕遣使,約分南北而治,朕觀眾卿言語,多有偏安南土之心。若非二父,明辨利害,痛陳利弊,恐多不少人意同張公之念。”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峻長於論兵,而短於治經。我欲書寫長文,以謂京師朝野官吏,令眾人明形勢,言複漢之方略。”

說著,霍峻看向諸葛亮,笑道“葛相長經學,可言古今之事,以古喻今,以安眾吏人心。文武濟世之下,料今後無人再言南北分治,而皆齊心北複中原。”

這種情況下,需要用政治宣傳,讓文人們去深刻了解形勢,告訴他們大漢正兒八經有能力去還於舊都。

“願聽仲父教誨!”劉禪請教說道。

“仲父,相父!”

“張公之策或有可取之處,然漢賊不兩立,我大漢不能為之,亦不可為之。朕深思因果,竊以為此風不可長,宜當正之。”

“文人鮮有知兵者,不知今之形勢,僅曉主喪而邊亂,故而多憂少謀。欲令文人心安,需以深明大義言之,而後以形勢告謂之。令文吏知今之形勢,而後明複漢之道,則人心大安。”

人都有所長,亦有所短。南漢的文人有接觸過戰爭,但卻未深入了解戰爭。既不知戰爭,又不解山川地理,則就不懂天下大事。

“臣與孔明正欲著手了結此事,不料陛下聰慧已有所察。”

霍峻笑了笑,說道“昔先帝在世,諸卿心服先帝而所以為之效力。先帝中道崩殂,西土騷亂,人心惶恐,今有北人言有息兵寧邊,豈能不為之歡喜?”

諸葛亮撫扇而頷首,笑道“亮正有此念,曹操猶如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終是敗亡。今之南北,雖與高祖之時不同,但亦有相似之處。曹丕非明君,好色虐民,容亮操筆曉以情理。”

“不敢!”

霍峻扶起劉禪,謙遜說道“臣既受先帝之遺詔,此是為臣之本職。”

“今鮮於輔在京,卻不知何以待之,或殺之正風氣,或令其北歸?”劉禪問道。



最新小说: 無敵收徒係統陸長生葉秋白 半精靈遊俠 長生,從繼承好友遺產開始 我相公他身殘誌堅 LOL:我奪冠了,你什麼冠軍? 鳳舞天朝:極品下堂妻 長生從吃妖開始 叫我影後大人 伏靈院 長生:從成為族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