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遷都金陵?_季漢大司馬_思兔 
思兔 > 玄幻魔法 > 季漢大司馬 > 第632章 遷都金陵?

第632章 遷都金陵?(1 / 2)

“遷都秣陵?”

當霍峻向眾人提出遷都秣陵時,除了提前知曉的徐庶外,餘者神情各異。

“昔先帝納大司馬之言,為駕馭吳楚,遂以武漢為都。今複欲東遷,改舊時之製,恐難順士民之心。昔盤庚五遷,殷民胥怨;往周王東遷,而後衰微。”

潘浚微微蹙眉,說道“今方初統南土,漢室紹興,為伐舉國伐中國,而捐棄宗廟,棄園陵,恐百姓驚慌,士民惶恐,不知公之深意!”

在場者,不是中原人便是荊楚人士,蓋因先入為主與臨近荊楚等關係,他們對武漢作為南漢都城並不反對。

當下針對東遷秣陵的建議,即便秣陵地理環境比武漢強,眾人亦難以接受。在他們眼中,秣陵雖好,卻不如武漢離得近。

費觀遲疑少許,說道“稟大司馬,今為伐中原而東遷,然若北伐失利,時以秣陵為都,恐有所不便,亦恐亂南土之舊製,日後中樞將何以禦荊、江州乎?”

頓了頓,費觀說道“公欲於兩年之後傾出兵馬,然當下東遷秣陵,恐會因朝綱變動而空廢時間,不利整軍備戰。今不如暫罷遷都之議,遣天使至秣陵督辦糧輜。”

霍峻深知勸眾人遷都不易,緩和語氣,說道“今之形勢與往昔之勢不同,舊時先帝初統吳楚,不以武漢為都,將何以治揚、荊二州!”

“當下荊、揚合一,西土臣服,江淮初興。為北伐中原之議,重定都城,當是長遠之見。然雖是長遠之所為,但望諸卿深明孤意,秣陵有天子之氣,然地偏東南,不可為漢久治之都!”

霍峻袒露心聲,說道“孤欲東遷秣陵,實欲借京師威壓江東,調發江東豪強、士民,儘出糧輜賦稅,以供大軍北伐。”

不僅是眾人滿意武漢,霍峻實際上也挺滿意。但考慮到武漢輻射性問題,今為北伐中原,儘可能調動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北伐當中,遷都秣陵,無疑是更合適選項。

然遷都秣陵之提議,江東人不必多說,大概率支持。巴蜀士人因其話語權微弱關係,可以考慮忽略不計。當下最關鍵是,說服高層中的荊楚士人,才能正兒八經推行成功。

諸葛亮輕撫羽扇,仔細分析說道“不論以武漢、秣陵為都,皆是為權宜之計。漢欲統禦天下,唯以長安、洛陽,可統禦北國與南土。當下遷秣陵,如江陵公之語,非是長居之意,而是欲借江左之力北伐。”

“這”

聞言,潘浚猶豫幾許,說道“如按二公之語,當下不如以秣陵為陪都,擇選上卿赴秣陵督運糧,然卻實以武漢為都,以免北伐不順,西土多生事端。如能克服中原,可再遷洛陽、長安。”

“以秣陵為陪都,或許可行!”

費觀沉吟少許,說道“兵吏多居住武漢,今驟遷秣陵,恐百姓生怨。如以秣陵為陪都,武漢仍為首都,既可威壓西土,又可便於大司馬用兵。”

今眾人針對是否遷都秣陵所展開的討論,幾乎是詮釋了破窗效應。遷都秣陵不可以,但以秣陵為陪都可以。

至於以秣陵為陪都後,如何調用江左糧輜供給霍峻大軍,則就由具體負責人考慮了。

霍峻與諸葛亮對視一眼,針對潘浚的提議,二人有不同之見。

沉默半響,霍峻問道“諸公可有不同之見?”

李嚴觀察著霍峻臉色,揣測霍峻遷都秣陵是否有他意。

“秣陵?”

“長安?”

“涼州!”

“江淮!”

李嚴猛地一瞬間,他自感猜到霍峻遷都的真正目的。或許霍峻遷都秣陵,不是單純為了集中精力北伐,而是有意效仿董卓,借助秣陵臨近江淮,更好地控製皇帝。

一旦控製住皇帝,掌握中樞朝政,之後霍峻說不準有更進一步的打算。

沉思之下,李嚴為了他的前途,拱手說道“稟江陵公,今既發傾國之兵而伐中原,豈能因中樞之事而壞之。以嚴之見,可從江陵公之語,遷都東至秣陵,以全力供應大軍北伐。”

李嚴這番話,不由讓霍峻多看幾眼。蓋是霍峻沒想到在曆史中拖後腿的李嚴,當下居然會說遷都秣陵,全力支持北伐之語。

“不然!”

費觀搖了搖頭,說道“糧能否運抵淮北,不因京城在江東,而是因良吏督辦糧輜儘力,將江左之糧、裘以舟運至淮北。今設陪都足以全名義,何須讓兵吏儘數東遷?”



最新小说: 王爺身邊的小米蟲:爆笑小萌妃 月魔宮主 神罪世界 無敵收徒係統陸長生葉秋白 半精靈遊俠 長生,從繼承好友遺產開始 我相公他身殘誌堅 LOL:我奪冠了,你什麼冠軍? 鳳舞天朝:極品下堂妻 長生從吃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