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船閘與進減水閘_建造盛唐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建造盛唐 > 第五十一章 船閘與進減水閘

第五十一章 船閘與進減水閘(2 / 2)

一路下來,李元璦將這些不足的地方,一一記錄在案。

他並沒有打算立刻動工,儘管這些存在的問題早晚會出事,而且越早解決越好。

可朝廷的經濟並不支持他們這麼乾。

因為他們遇到的是李世民,不是漢文帝。

其實經過隋末那樣的大動蕩,最好的辦法是休養生息,蟄伏個三四十年,再來大展拳腳。

這樣才是對天下民生最好的選擇……

李元璦估計這也是自己的父親李淵一直咬死立自己那個便宜大哥的原因。

李世民的性格注定了不可能成為穩固發展的守成之君。

故而在李世民這裡,彆想乾什麼大工程,一有錢,他就拿去打仗,擴充領土去了。

即便這次建水閘的錢,也是從牙縫裡摳出來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造福百姓,是為了征伐高句麗的糧道暢通,這築水閘大壩帶來的利民舉動全部都是附帶的……

此行的主要目的,李元璦也做足了準備。

對於水閘大壩,此次李元璦隻打算建造兩種類型的大壩。

一種是通過調節水位,便於船隻通行的船閘。另一種水閘專門用於控製運河水量,這種水閘包括進水閘和減水閘。

前一種類型的大壩,一般需要修建兩個閘門,上閘門與下閘門,一般修建於坡度較大,水流湍急,行船風險很大的地段。上下兩閘門的設計,使得兩閘門之間形成一個水位穩定的封閉閘室。

開下閘閉上閘,船隻駛入閘室,然後閉下閘而開上閘,使得閘室續滿水,船隻就能很穩定的通過湍急險要的地段。

另一種水閘就如字麵意思一樣,進水閘建築於水源與運河的交界處,當運河水量不足時,便開閘向運河輸入水源,踢提升運河水位。

減水閘則是在運河水流量過大時,向外排水,建於運河與減河的交界處。

前者是提升水位,方便船隻通行,後者是避免運河水流過大,對運河造成額外傷害以及保護船隻的運行。

畢竟一但運貨的船隻在運河上發生事故,船舶上的貨物十有八九是救不回來的。

保證運河上的行駛安全,也是重中之重的關鍵。

對於水閘這方麵的建設,李元璦壓根就沒有跟閻立本、薑之明商議。

在這點上他很清楚,根本無需商議。

閻立本、薑之明自身有著區域的限製,他們的能力毋庸置疑,可唐朝人的思想注定了他們想不出宋明時期盛行的水閘大壩。

水閘大壩興盛於宋朝,元明時期抵達巔峰。

尤其是京杭大運河上,至今還留有造福後人的各種水閘,其中戴村壩號稱運河之心,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故而在這方麵,李元璦直接獨裁,不給他們發表意見的餘地。

但是在什麼地方修建大壩,大壩應該怎麼建造,這方麵李元璦還是會虛心向他們請教的。

從洛陽開始,經過通濟渠、山陽瀆、江南運河為止,李元璦、閻立本、薑之明耗時足足五個月,測量水位,研究地勢,決定於與這千裡運河上修建船閘大壩九座,進水閘十六座,減水閘八座以確保大運河的糧道暢通。

對於李元璦所請,李世民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安排地方官員招募當地徭役,協助工部官員修建各類大壩。

與此同時,李元璦還受到了李治來的一封私信。

“高句麗淵蓋蘇文弑君攝政之後,隻用了兩月時間,即穩定高句麗局勢,且與百濟聯合,分兵兩路,由南北夾擊新羅,新羅女王以派遣使臣向父皇求助。父皇並未立時答應,但以派遣使者入高句麗,勒令高句麗罷兵。淵蓋蘇文蓄謀已久,定然不會同意。父皇已決定親征,時日定於明年,望汝與一年之內,確保大運河暢通,為父皇做好征伐裝備。”

看著這書信,李元璦將閻立德、薑之明叫道身旁,道“情況有變,立本,你來監督通濟渠、山陽瀆、江南運河的水壩工程,朝廷給了足夠的徭役,務必在一年之內,保證運河的通暢。之明,我們立刻動身北上,去攻克最難的永濟渠。那裡是你父親最不甘心的地方,我們去把他解決了。”

見李元璦說的那麼嚴肅,閻立德也知道事情有了變故,一口應諾“殿下放心,這些交給我了。”

薑之明更是一臉的戰意,永濟渠南段地理位置特殊,當初就是楊廣不聽他父親的良言,執意要在地況複雜的河道挖掘出可通龍舟的運河河道,導致永濟渠連年堵塞,尾大不掉。

此事薑之明的父親薑敬一直記掛在心,直到臨終時都在思考挽回之策。

薑之明早已研究多年,未得良法,才轉與研究汴水治理。

現今有一個所學驚人的上司,薑之明相信一定能夠攻克此難關。

對於李元璦,薑之明這位出身水利世家的才子,早已心服口服。



最新小说: 戰錘40k:碎裂鋼魂 重生八一 極品包租公:神級大亨霸世 巔峰之戰前傳 中醫大師扁鵲 跨界修真者 步步生蓮:流光女皇 人聲鼎沸 扶搖折獄使 已成劍仙的我想要重修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