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學術與應用_我的大宋新帝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我的大宋新帝國 > 第七十三章 學術與應用

第七十三章 學術與應用(1 / 2)

我的大宋新帝國!

陳摶忍不住問道“皇子,這些學說老道都不太清楚,你又從何得知?”

趙德昭笑著搖了搖頭。“道長,我想請你跟我去一趟襄陽,當初整理了一些道教的資料,剛運到襄陽去。屆時等你看完,我們再來探討。”

“自然要去觀摩一番。”陳摶點了點頭,又問“道教該如何改變?”

陳摶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名氣僅次於已經被仙化的呂洞賓,所以自然很清楚趙德昭為什麼跟他說這些。

趙德昭就是想要借他的手來重新梳理道教,讓道教變的更具有凝聚力。

陳摶會拒絕嗎?當然不會。這可是名垂千古的幸事。

趙德昭沉吟了一下說道“思想的歸心學,學術的歸顯學。將道家學術思想分門彆類,祖師歸於一人,教化天下。”

陳摶沉吟了一會兒,問道“儒家也是如此對待?”

趙德昭扭頭看了一眼趙匡胤,他這個時候也凝神傾聽,十分鄭重。

儒釋道三家,在元明時期三教歸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元代之前,除了儒家自成一派,儒教和道教打的腦漿都出來了,可以說勢不兩立。

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學作為顯學,就成為了治理國家的學術。

一開始的儒學實際上也不完善,不過他們的拿來主義玩的花。

不管是道家的學術,法家的學術,隻要對他們有利,他們就拿過來,說這是儒家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周禮。

周禮原本是周朝時期製定出來的國家禮儀,規範了不同等級的人之間的禮儀方式。

但是漢朝儒家就寫了一本《周禮》,將這變成了儒家的功勞。

整個儒家的發展曆史,就是一個強取豪奪,豐富自己的曆史。

除了死對頭墨家。

但是這個世界的本質實際上還是要回歸物質,墨家的工具利用,實際上才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基礎。

壟斷了學術的儒家其實有很多可取之處,比如華夏大一統論,凝聚了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還讓所有人具有同一種情感與認同。

但是他們的固步自封,愚民政策,不求改變,讓他們在後世得到了眾多的唾罵。

趙德昭沉吟了一下說道“儒家作為顯學,需要更細致的分類。我們要把思想與學術分開,但是這還不夠,更要把學術與應用分開,還有更主要的要把文學與儒學分開。”

這一次,趙匡胤和陳摶都有些聽不懂了。

趙德昭繼續解釋道“儒家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要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大一統論這樣的思想精華需要保留,可是奇技淫巧之類的思想就不能保留。

儒學在個人修養,思想淨化方麵的作用要保留,但是他們通過與統治者勾結,排除異己的應用要去除。

禮部需要儒家,戶部卻需要的算學,刑部需要的是法家,都用儒家的方式來管理,隻會一團糟。

朝廷取士更要慎重,隻會一些四書五經就能當官,這豈不是笑話?

儒家學子知道如何耕種嗎?他們知道如何修水渠嗎?他們知道如何斷案嗎?知道如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嗎?不能!

所以,學術的歸學術,應用的方麵,必須要細致。朝廷用人,必須要取其能用!”

趙匡胤忍不住又問“何以取士?文學與儒學分開是何意?”

都說趙匡胤重文輕武,其實真實的趙匡胤既不重文,也不重武。

重文輕武的發展,一方麵跟五代十國的社會環境有關係,另一方麵是趙光義真正發揚光大的。

東華門唱名方為好男兒,這一句話可以說是道儘了南北兩宋三百多年的武將委屈。

趙德昭道“倉頡造字,倉頡是儒家嗎?學識字的,就一定是儒家嗎?儒家之所以成勢,主要是因為他們讓學子隻能學儒家經義。

但,即便是這樣,讀書識字之人,也不一定是儒家。可是儒家霸道地認為,所有讀書人,都必須是儒家,否則就要打倒,遭受排擠。

所以,朝廷要把讀書識字與儒家分開,這就斷了他們的根基。而且朝廷取士,要在有基礎之後,做到專業化,這是必須的一步。

隻會四書五經,不懂農科,就不能為主官,地方官,不懂算學,就不能為戶部官員,不懂律法,就不能為刑部,大理寺官員。不懂奇技淫巧,就不能為工部官員。

讓那些隻會唱曲吟詩,隻會四書五經的儒家學士為官,就是最大的錯誤。

當然,如今識字的人太少,不識字,連朝廷公文都看不懂,這是實際困難。

不過,可以增大進士科選士任官標準,降低恩科選士標準,這樣一來,人人就不會去擠進士科這個獨木橋了。”



最新小说: 我開啟無限吞噬:斬神屠魔 超級小仙醫 京港熱吻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全民:先天不死身,我從氪命開始無敵 玄學皇妃太凶猛,戰神王爺不經撩 何許&仁野 閃婚後祁先生一寵成癮 太太給白月光讓位,賀總你怎麼瘋了 宴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