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夏多來之前就有所預料了,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讚成者竟這麼多!
除了與吉布森一同發起議題的那十多個人外,竟還有十多人在事先未得提醒、冒著事後被清算的風險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相比之下,那三十多個明確反對的就顯得格外突出了,無論是刻意投機,還是懵懂無知,總歸都是思想覺悟太差了。
直白地說,就是他們可能並並不認同進學會的理念,或者即便認同了,在關鍵時刻,也不敢為之付出!
而那些棄權的,夏多暫時還難以判斷他們的真實想法,或許是認為當前時段建設支部的條件還不成熟,或許是另有想法。
就比如迪恩,雖然事先從自己這裡得到了自己關於建設進學會領地支部的態度,但此時表決,卻既未讚同,也為反對,很顯然是有著自己的判斷。
夏多決定會後再找這些人單獨談談。
至於現在,還是讓會議繼續下去吧。
來之前,夏多已經考慮好了,如果吉布森等人提出的議題能通過,就說明進學會的思想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那就讓進學會主動進入領地,主動參與領地各項事務,從而迅速傳播影響。
如果不能,將進學會理念帶入領地的計劃也不能就此停下,而是轉而由領地邀請進學會成員進入領地,擔任要職。
兩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職務和權限,前者要遠大於後者。
雖然夏多很想一下子就將領地代入思想的新領域,但他也深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倉廩實而知禮節”的道理,一種思想的傳播必定有其物質基礎。
更何況這種思想本就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之上的,更要符合現實的實際情況。
如果強行推廣,不免淪為空洞的說教,從而演化成另類傳教的鬨劇。
進學會並不是夏多無聊搞出來的角色扮演遊戲,而是他真真切切希望以此改造世界的思想搖籃。
於四年後的今天,進行會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很多問題上,未必會比他考慮得淺薄。
因而,隻要進學會初心不變、理想不改,夏多就不準備過多乾預進學會內部的決策。
哪怕此刻,隻要他對剛剛的議題表決結果提出異議,就很容易重新表決出於之前截然相反的結果,但他不會那麼做。
一方麵是或許是主動傳播進學會思想的客觀條件還不成熟,另一方麵,可能也是更重要的一點,他並不想將進學會當成他手下隻會唯唯諾諾服從命令的傀儡。
他需要的是一群、一大群、源源不斷的思想與實踐都充分先進的誌同道合者,隻有這樣,創造新時代、新文明的理想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所謂的“理想國度”,夏多也很期待呢!
……
片刻的騷動後,迪恩很快宣讀了下一項議題:
“隨著啟蒙書接近完成,在時之塔即將擴張的大前提下,目前教務處急缺教學人員,應教務處負責人何塞法師之邀,進學會將派駐更多成員進入教務處,成為專職教師,大家是否有意見?”
“我有意見。”這是本次會議討論階段第一次有人發言。
不少人都將目光轉向了夏多,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迪恩,對此,夏多並沒有說話,隻是傳訊迪恩注意把控會場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