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洵一行人又在賀州待了幾日。
確保刺史楚豐年、縣令宋良朋被押解送往長安後,趙洵親自主持了賀州災後重建工作。
首先是搭建起來屋舍。
這個並不困難。
這個時代的建築主體是木質結構,建造起來很迅速。
事實證明,隻要官府能夠起到榜樣作用,哪怕隻是指導引領,老百姓們的效率也會有極大的提升。
白了老百姓們缺的隻是一個主心骨。
偏偏楚豐年、宋良朋等僚連這點事情都不想做,當真是該死。
當然,趙洵知道僅靠他們是不行的。
他們遲早要離開賀州,所以必須得有人能夠頂上來。
好在賀州的佐貳官彆駕劉牧之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之前隻是被楚豐年壓製,鬱鬱不得誌。
在楚豐年被逮捕押解往長安後,劉牧之這個副官理所當然的頂上。
趙洵仔細觀察了一兩日,發現這個劉牧之處理政務井井有條,是個乾大事的人。
他這才放心,決定啟程繼續南下。
一路行來,趙洵從北地至南方,感觸最深的就是地方遠不如朝廷聽到的那麼太平。
天災人禍不斷,老百姓們生活在極度困苦的環境下。
地方官不作為,隻需要賄賂上官,就能得到上官的庇護。
朝廷中的大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皇帝自然覺得自己是千古一度,親手締造了治世太平。
趙洵發現自己能夠做的事情有限,他處置了一個楚豐年,還會有百十個楚豐年繼續坑害百姓,作威作福,除了不乾正事什麼事情都乾。
歸根到底,還是要朝廷做出變革啊。
光靠所謂的巡查禦史是不靠譜的。
這些時日來通過和這些禦史朝夕相處,趙洵有了一個很直觀的感受。
那就是這些禦史根本就不關心民生疾苦。
他們發出的那些所謂的振聾發聵的聲音,其實都是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
所謂賣直賣慘得名聲,求得是留名青史。
但實際上他們不會為百姓發聲,因為這樣既得罪人,獲利又太低。
禦史不怕得罪人,但是一定要有等價獲得。
若是什麼都得不到,禦史肯定不會做這個衝鋒的人。
趙洵恍然發現這個世界除了有修行者外,和曆史上那些朝代沒有什麼不同。
繼續乘著樓船南下,趙洵顯然沒有了剛出長安時候的好心情。
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哪怕是旺財講的段子都無法讓他一展笑顏。
江南沿海的情況怕是比這裡更慘吧?
妖獸橫行,以百姓為食。
地方官員便是想管也管不了。
區區凡人怎麼可能和妖獸對抗?
這也是朝廷叫趙洵前往江南道的根本原因。
趙洵本身是修行者,但更重要的是趙洵背後有道門和書院的支持。
有了這兩股勢力加持協助,一般的妖獸根本不可能奈何的了他。
趙洵如今已經不知不覺的成了朝廷手中的一把刀,不管他個人願不願意,都會被朝廷用作斬亂麻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