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升的武力還是強悍的,先是和楊戩打了30回合,而且還能追著楊戩到處跑。這個水平,也不愧是可以進入神級的武將。
況且,自從天級攜帶人物的權限解開之後,彆說是神級人物了,就連天級人物也可以攜帶人才了。
金大升的後援團的實力可不弱呀,梅山七怪最差的一個都必定在天級的水平,更彆說,金大升的實力在七怪之中不過排名第二罷了,他的上麵可還有一個更加厲害的袁洪呢!
如果要是真的召喚到了金大升,再將其他的梅山幾個妖怪攜帶出來,那對於王羽接下來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如果有袁洪這種強勢人物相助的話,何至於麵對一個區區不是真神將的費爾東就需要他們出動大將進行群毆。
“叮,第三人,裴元慶,武力105。”
果然,隋唐十八條好漢之中,排名第四的雄闊海基礎武力已經達到了天級巔峰,而排在第三的裴元慶的實力,也果然已經達到了神級。
裴元慶,相傳是玉麵哪吒的化身。用一對梅花八棱亮銀錘,坐下一字抹角瀨麒麟。天生神力,武藝超群勇冠三軍。不管是十八傑還是十三傑都是排行第三。
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將門出虎子,少年便為其父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副將,後被徐茂功設計勸降瓦崗。
不過,隋唐係列的人物之中,越是實力頂尖的那一批人物,可能死的越是離奇或者是窩囊。
綜合各種演義,裴元慶差不多一共有三種死法,一種太窩火,一種太窩心,本可斬敵卻被敵將所斬,一種太窩囊,還沒動手就被飛刀紮死。
第一種死法:被活活燒死。
在《說唐》中,裴元慶參加伐五關之役,尚師徒出了一條除掉裴元慶的計策,新文禮說是“妙計”,於是派人到城南慶墜山中,暗暗埋下地雷火炮,石壁上令軍士預備筐籃伺候。
第二天,新文禮點名讓裴元慶出戰,裴元慶來了,新文禮擋了一錘,回身就向南跑,裴元慶隨後緊追。
新文禮把裴元慶引入慶墜山窟中,外邊軍士塞斷出路,新文禮下馬坐到筐裡被上邊軍士拽上去,然後點著乾柴火箭,發動地雷,一時烈焰飛騰,裴元慶被活活燒死。裴元慶這種死法,實在是太窩火了!
第二種死法:被回馬刀斬殺。
在《說唐後傳》中,裴元慶的死法和李元霸相仿。他和西梁大將猩猩膽大戰,猩猩膽本是東遼大帥蓋蘇文麾下大將,慣用暗器傷人,上陣殺敵,無人能擋。後被薛仁貴射瞎一隻眼,逃到西梁,成了西梁大將。
裴元慶的武力本在猩猩膽之上,但猩猩膽了詐敗之計,裴元慶追擊時,被猩猩膽用回馬刀斬殺,真是太窩心了!
第三種死法:被飛刀紮死。
穀嵻
在《興唐傳》中,裴元慶死得太窩囊,還沒動手就被飛刀紮死了。因為孽世雄飛刀殺死了裴元慶父親,裴元慶隨秦瓊回援,裴元慶要為父報仇,摧馬來戰孽世雄,可他的馬還沒到孽世雄近前,孽世雄已扔出飛刀,一刀正中裴元慶咽喉,裴元慶當場斃命。
“叮,第四人,聞仲,武力105。”
聞仲,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幼年曾拜師截教碧遊宮金靈聖母門下,學成五十載後下山輔佐帝乙。
作為法力無邊、位極人臣的托孤元老,連紂王都對他敬畏三分。時與黃飛虎並稱為殷商文武雙璧,幾乎以一己之力拱衛著殷商的江山社稷。紂王無道被蒼天拋棄,故而輔佐紂王的聞仲,失敗的結局也是不可避免的。
殷商之戰開啟以來,西周逐漸勢大,聞仲遂親自掛帥征伐西岐。
兩軍交戰那是有勝有負,聞仲援兵也是緊隨其至:聞仲有十天君闡教有十二金仙。聞仲有趙公明闡教有陸壓。聞仲三霄娘娘的黃河陣無人能破,闡教聖人出馬百無禁忌。
就這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對方闡教總能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最後導致聞仲兵敗,退入絕龍嶺,被專候在此的雲中子誘入通天神火柱煉化而死。
五十年便修成一身道法,能力甚至不弱於十二金仙,為人忠勇正直。可惜卻為殷商戰死,戰死之後,還一靈不滅,冒著上不了封神台的危險,專門飛到朝歌,勸諫紂王,可惜紂王卻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
封神榜聞仲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興雲布雨,萬物托以長養,誅逆除奸,善惡由之禍福。是封神榜上唯一的一位天尊。
“叮,第五人,曹克讓,武力106。”
曹克讓,《曹家將》中的第一猛將,評書中形容曹克讓力大無窮,有“三龍二虎九牛之力”。小說或評書中形容力氣大的人,一般不會用幾斤、幾萬斤來形容,而是用龍、象、虎、牛、馬等動物之力來形容。
他們之間也是有換算的,一龍力等於十象力,一象力等於九牛力或者二虎力等等。小說中著名的力大之人李元霸,雖然麵黃肌瘦,但有四象之力。而曹克讓有三十二象力,也就是40萬斤力,足足是李元霸的八倍,被形容是“力推泰山倒,倒曳火車頭”。
當然,這些隻是一種誇張的表現手法,作者隻不過是想用此來定義曹克讓的力氣之大罷了。若論起真實水平來,曹克讓還是比不上李元霸的。
在書中,曹克讓是宋朝人士。不過在他幼年時,其所在的曹家因為皇親陳平陷害,舉族而滅,他則僥幸活了下來。
此後,他受高人暗中傳授武藝,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不僅擲槍百發百中,揮使長槍時則更加威武,官兵大將無一人是其對手,斬將從不需揮使第二槍。
縱然是在全書之中,能夠與曹克讓一戰的,加起來也沒有幾個人。
“係統,去掉曹克讓與裴元慶,在剩下的薛仁貴、金大升、聞仲三人之中進行召喚。”
“叮,恭喜宿主獲得聞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