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才抽簽呢,這麼早來乾曬著多辛苦,要不去附近茶餐廳坐坐?”
岑文誠心建議,真怕他們曬出毛病來。
“不用不用,今天多雲,不那麼曬,我們就想看看今天中簽的幸運兒的治療效果。”
“岑老板你忙你的,不用管我們,我們玩我們的。”
“好的好的,你們隨意,有事就喊我。”
岑文轉身回店裡,招呼進來買菜和水果的顧客,街上有巡邏警察漫步走近,在周圍來回溜達。
馬路對麵的江姍對著店門口維修零件,過一會兒抬頭看一眼,每次都發現岑文門口排隊的長龍末尾要多一串人。
到了八點半左右,門外的病人已經超過了一百位,總共才三十個中簽名額。
岑文這時才把二維碼掛上招牌,讓在場的病人預約抽簽。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老病號,坐著輪椅跟著保姆機器人,眾人看著他來時脖子每隔幾秒抽動一下、雙手手腕更是抖得像裝了馬達,雙膝內扣。
岑文看他情況就不對,也怕被其他人誤會他是來插隊的,一邊喊著他的名字一邊快步迎上去。
“我出門這幾天你沒去醫院做治療嗎?”
“去了,本來昨天要做一次的,知道你今天開門,沒去。”這病人雖然四肢不正常,說話還是可以的,有點大舌頭,但聽得清。
“結果過一夜更嚴重了是吧?趕緊來吧。”
岑文帶著這老病號進了診室,門一關,十多分鐘後就出來了。
在門裡門外等著抽簽的眾病人定睛一瞧,這人已經完全無事人一樣了。
接待機器人遞來一杯水,他穩穩拿著,慢條斯理地喝著,手不抖,脖子不抽,膝蓋也正了。
這活生生的例子給了這些病人一點信心,又想了解更多,紛紛圍過來,一個個都有點社交牛逼症在身上,幾句話說定,推著人到街上聊天去了。
九點整抽簽,幾秒鐘就有結果,不要離開太遠就行。
九點差五分,岑文坐在門廳接待台後麵,打開光腦進入抽簽小程序的後台,確認一眼係統設置好的時間沒錯,就安心等著了。
九點整,程序自動運行,幾秒鐘後,抽簽結果就出現了這一百名預約者的手環上。
中簽的高興,未中的歎氣。
今日即可治療的三個幸運兒就在門口的人群中,興奮地啟動輪椅衝出來。
岑文例行公事地詢問他們是否吃過早飯,治療前最好先吃點東西。
他們仨掏出營養劑一飲而儘。
病人都做到這一步了,那還有什麼說的,按編號順序來唄。
診室裡,先看過病例,再異能查體確定病灶,開始治療時一步到位,掐住痛苦的根源。
三個病人依次試診完畢,耗時三個多小時,岑文都餓得肚子直打鼓。
每一個從診室裡走出來都說感到身體一陣輕鬆,接下來的幾天就要好好觀察一次治療能維持多久,再考慮是否辦理轉診。
前來求診的病人習慣了一個治療師一天治不了幾個人,多少要留點異能避免自己虛脫,因此守在門外看效果的眾多病人等到第三人出來後就痛快地散了,沒有誰扯著岑文非要再加個號。
他們隻慶幸自己跑得快、來得早、運氣好,中到了三十名內的序列,接下來就看治療效果如何,再決定是否轉診來此長居。
岑文迅速地吃過午飯,閒了下來,她在抽簽小程序上又群發了一個係統消息,新建了一個試診群,讓這三十人進群,以後有事好聯係,確認轉診的人會再轉移到阿文治療室這個治療群裡。
這三十人是她精打細算的數字,隻看試診一個月後會有多少人正式留下來。
預約抽簽的病人散去後,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將消息散布出去,有人歡喜有人歎氣,同時也是告訴那些正為錯過抽簽懊惱的病友,不要費勁了,岑老板隻抽三十個名額,滿員了。
散完了消息又看到岑老板拉他們進群,沒一會兒,三十人試診群熱鬨開場,消息滾動飛快,每個人都在熱情發言。
岑文發完了係統消息就忙彆的去了,等她重新坐下來看一眼新群,未讀信息已經是999+。
隨便看了兩眼,沒打擾聊得正歡的群友,岑文設置好群公告就撤了。
接下來的一周,岑文每天按部就班地按抽簽順序給人治療,在第六天的時候,序號1、2、3的三人在群裡自曝神經失調的症狀終於回來了。
雖是症狀回來了,但三人還有差彆,3號早上起床就感到手眼腳不協調,要穿鞋子穿不上兩隻腳一直在地板踢踏,想扶椅子結果手背在桌子角上撞了好幾次;2號在下午接連打翻三杯水,換了兩次褲子;1號吃水果噎到好幾次,每次都是醫護機器人幫他弄出來,換了流質的營養劑後才沒事。
這都是他們神經損傷失調的日常症狀。
以前換過無數位治療師,治療一次也就控製三四天,好一點四五天,岑老板治療一次第六天才重新有症狀,並且不算嚴重,屬於可以忍耐到明天再過來的程度。
一直潛水的岑文終於在群裡說話。
【你們三個確認自己能堅持到明天?不用勉強自己的,現在天色還亮,趕緊過來治療一次,我在日曆上標記好,再接著觀察。】
這三人也就沒勉強,十多分鐘後就陸續到了。
這第二次治療,岑文的速度就快多了,花在每個人的身上不過寥寥幾分鐘。
他們的傷是磨人,但沒有江姍嚴重,給她治一次也就幾分鐘的事,給彆人治不可能再花更多時間。
於是這三人,從出門到進門,不到一小時打了個來回,興奮地在群裡跟病友們報告岑老板的治療術有多驚人。
第一次要看病例、要詢問病情、要尋找病灶,耗時多,沒想到第二次竟然這麼快,去了就治,治完就走,話都不用問,岑老板什麼都了解。
岑文知道自己治療一次能管六七天,等神經損傷慢慢好轉,這間隔時間自然而然會加長。
但問題就在這,這些病人本身長期在彆的治療師手上治療,若是兩者治療的間隔時間差距不大,就沒必要在她手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