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位大明副將看來,對方承受了充分的攻擊。
這才崩潰。
換成是東百的士兵,主將一跑,肯定就潰散了。
這些能被派來遠征的倭寇,果然是精銳。
還能堅守到主公撤離。
隨後這位大明副將,看到敵人崩潰,就對左右說道:“兄弟們,跟我殺!”
“這些該死的倭寇,一個不留!”
說完他一拍馬匹衝了出去。
左右家丁跟上。
即便不吃空餉也有家丁護衛。
這是自己用自家的田地養出來的。
“怕這些倭寇乾什麼?”
副將一路帶人追殺。
小西本來還想打個伏擊,奈何手下已經亂成一團。
不得不說這大明的將軍還是很勇猛的。
就算是那些遼東將領們,已經軍閥化了,他們也一樣有勇猛之士。
很多總兵、副將這樣的高級將官,還帶頭衝鋒。
當然被圍困而死的也不少。
這其實是一種無奈之下的戰術。
因為財政崩潰加喝兵血的太多,養不起太多精銳,主將帶著家丁猛衝敵人,將敵人擊潰。
再讓一群奴仆雜兵跟著驅趕。
就成了流行的戰術。
說他們這種行為很魯莽,容易陷入敵人包圍。
很多時候也很有用。
也可以證明他們的強悍。
但是沒有幾個人明白,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
自己不衝,家丁也不會衝。
指望雜兵一接觸就會崩潰,就不可能打勝。
所以那是無奈。
現在就不是了。
他們都是精兵。
所以副將可以等到將敵人打潰敗了,再進行衝鋒。
此時此刻,軍中中下層同樣出現了許多大明勇士。
現在的話他們更加有勇氣,更加有主動性。
個個戰鬥力很強。
因為他們武將封神的人也很多。
相比於那些文臣,其實武將封神反而更加容易一些。
不用考慮那麼多事,不用做那麼多社交,不用擺平同僚。
你隻要足夠勇猛果敢,隻要能在關鍵大戰之中立下功勞。
比如說擊潰敵人精銳,攻城拔地,先登死士……
基本都有機會被封神。
當然,文臣一般封的上限比較高。
武將隻靠勇猛立功,一般卷簾大將,捧盞侍從走起。
好處就是數量多。
武將就是上限比較低。
這一點是沒辦法的。
因為即便現代社會也是文管治國。
武臣你想要從正,必須要辭去軍職才行。
避免出現均人管理的色彩。
無論東、西都是這樣。
還是知識文化才是最終的戰鬥力。
勇猛不怕死,隻能是個人之勇,能決定戰術層麵,不能決定大局。
能決定戰略局麵的,還是文官體係是否還健康,是否能正常運營。
當然,也因為如此,自然而然,武將們都選擇了奮勇作戰。
當然大部分底層小兵,還是靠督戰隊。
無令而行者,就地斬殺。
古往今來都這樣。
沒有軍法是不可能的。
隨後,大明就這樣一路平推。
東百在十年之後同,就歸了大明。
對於大明來說,打敗一個東百簡直是無足輕重的事。
然而消滅東百非常容易,想要成功統治,納入自己土地卻很難。
曆史上有很多橫跨三洲的大帝國,最後都消失了。
因為他們占據的都是好地方。
所以爭搶的人多。
而這一次的消耗,就是整整1億兩銀子,全部花光了。
這就是征服一個東百的代價。
要是沒有封神這個胡蘿卜,文臣武將們自己把它背後象征的財富,分了不香嗎?
有了封神的胡蘿卜,他們就不這樣做了。
而是傾家蕩產也要打下來。
等到東百納土歸降之後,天降甘露,封神的預兆也就開始了。
皇帝狂喜。
大臣驚喜。
武將奔走相告。
個個開展家祭。
告訴乃翁又要封神了。
同時,各種私下的手段也開始進行了。
聯姻,交易,結盟……
一次封神,就會影響之後二十到五十年的正治格局。
沒人不想成為神仙。
可是之前的戰爭中,大家功勞已經定下了。
其實誰有多少功勞,大家基本有數。
這就和科舉一樣,考得如何,大部分人心中都有數了。
而且這還是不能作弊,沒法做場外功夫的科舉。
前人早就有過教訓,誰玩花樣誰就死得最慘。
三月之後。
正是黃道吉日。
天壇之上。
皇帝親自率領眾臣焚香禱告。
“十年之功,三千裡河山納入大明之土……”
一番長長的祭文送上後,
眾人都知道了。
大明一口氣又增加了數千萬畝土地。
當然實際可耕地根本沒有那樣多。
而在這時,隻聽天空一聲巨響。
降下仙音無數。
天音出現。
“天帝有詔:”
“大明皇帝,勤懇為民,開土拓邊……”
“特封為正清…………宮之主。”
“爾其欽哉。”
隨後就是諸位內閣大學士,各部尚書……
一一封神。
其他人還好。
到了戶部尚書,則被封為倒茶童子。
好家夥,兵部尚書很鬱悶。
彆人都封神主,怎麼到了我這,就變成童子。
但仔細一想。
倒也正常。
他自己兩袖清風,但是他沒有管住手下的本事。
因為很多人知道自己沒有希望封神。
於是還忍不住貪。
他也隻能管住直屬的一少部分人。
再向下去,那些人仍舊在敗壞朝綱。
仍然在偷漏朝廷賦稅。
仍然在欺詐小民。
畢竟這是本能,看著錢就在眼前,有幾個人能忍住不拿?
看著平民的田就在手前,伸手就將自家的地連成一片了,能因為一個虛無飄渺的封神胡蘿卜,就選擇不要?
不可能的。
大人物要名聲,要封神功業。
但小人物隻要錢,隻要眼前痛快。
【就是因為這個,才連累了我。】
【都是你們害苦了我!】
戶部尚書狠狠地心中想著。
盤算著上天之後,該如何從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