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業的發展比起重工業有過之而無不及。
紡織機改良,印染工藝改良,甚至是胭脂水粉上的改良。
以前大家研究出了這些東西,都會當做自己的傳家寶,用來保障自己的後人可以靠著這份手藝有飯吃。
古代手藝人間流傳一句話。
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這句話,把這個時代對技藝的保守體現的淋漓儘致。
他們這麼做沒錯,因為不保守秘密,一旦泄露出去,他們辛苦研究的技藝就變成彆人的了,不會給他們帶來一絲一毫的收益。
而新城出台的專利法,則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麵。
因為專利法的存在,一個能帶來巨大收益的技藝,授權出去,才是獲得最大利益的辦法。
授權給某個大工廠自己賺專利費,收益是自己弄個小作坊的無數倍!
創造者得到了實在的好處,便會有更大的熱情去創造,去革新。
而擁有生產資料的工廠得到了新技術,花了一筆專利費,但能讓他們賺到更多的錢。
這種良性循環,打破了古代工業最大的桎梏,保守。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現在的新城已經從成品進口轉變成了原料進口。
大量高質量商品向外輸出,不論產量還是品質還是成本,都超出了宋朝那些小作坊太多。
就以鐵質農具為例子。
因為高爐的高產量,新城出產的鐵質農具,在臨安周邊的售價,比那些小作坊打造農具的成本還低。
幾個月的時間,臨安周邊鐵匠作坊幾乎全部破產。
隻有遠一些的地方,因為運輸成本的問題,還能勉強苟活。
類似的事不光發生在農具上,臨安破產的作坊不知幾何。
這些作坊中的匠人手藝並不差,隻是製度和保守限製了它們。
在他們破產之後,新城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很快,這些手藝精湛的匠人便成了新城的一員,充實了新城的人才缺口。
然後,臨安城的那些人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不管是皇家還是世家,他們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少了。
新城對外的商業品傾銷帶來的巨大貿易逆差,讓臨安的財富向新城快速集中。
而這些財富又讓新城的工業規模再一次擴大。
這種趨勢,臨安的那些人也想阻止。
可新城那些人賣的東西又便宜又好,彆說是那些老百姓了,皇宮都在大量采購,這種勢頭誰有阻止的了。
隻是,這畢竟觸及了世家的既得利益。
哪怕新城的背後站著葉霄,也讓不少人有鋌而走險的打算。
他們的動作,葉霄看在眼裡,不過葉霄並不在意。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都沒有用。
這份絕對實力,不光指葉霄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