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貿生涯!
列車已進入豫南,隔窗望去,近處的麥苗好似千層浪,一眼望不到頭,遠處護路的楊樹林樹枝上的“毛毛蟲”已經落地,茲出水嫩淡綠色的樹葉隨風搖曳,“黃楊綠”(一種翡翠顏色的名稱),我不禁脫口而出。高師傅瞅著我會心一笑,很欣慰我有這樣的反應。“那往遠處看就該是麥苗綠了。”高師傅呼應著我說。我又說道“麥苗綠屬陽,而韭菜綠屬陰”。高師傅讚許的表示同意,彆人聽我倆的聊天像是在打啞謎,而我倆卻聊的很儘興。
再往前開就是雞公山了,這可是大彆山的一部分,過了武勝關隧道就算進入湖北了。列車開進隧道,車廂內亮起了燈,外麵漆黑一片,列車員再一次關閉車窗和廁所,列車在黑暗中前行,忽然一道強光從前方射來,迎麵駛來另一列火車,原來此隧道的鐵軌是複線鋪設。列車大概行駛了4分鐘後,忽覺前方漸亮,出隧道後再看兩邊的景色與剛才相比已截然不同了。濕潤的暖風輕拂著麵頰,一人多高的茅草隨風搖曳,遠處金黃色的油菜花連片盛開,這景色真是養眼呀!列車依次經過了孝感、江岸、漢口、漢陽後我們來到了武昌站。列車在武昌站依舊停靠40分鐘,站台上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小吃,有鹹鴨蛋、炸藕盒及做熟的魚。離開武昌,列車經過汀四橋、賀勝橋後不久便到達了湖南的第一站—嶽陽。“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的名篇《嶽陽樓記》描寫的就是這裡的景色,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等名句更是讓後人千古吟誦。
“咱們能看見嶽陽樓嗎?”我不由得問著同行的人。“看不見。嶽陽樓是嶽陽城西邊的城樓,在洞庭湖邊上,而火車走城的東邊。”看來我無緣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的壯觀景象了。真遺憾,以後有機會一定要登上嶽陽樓。時過中午,列車開進長沙站。長沙市是湖南的省會,列車停靠時間比較長,車廂裡的人都感到燥熱,車下也不涼快,同車廂的人經過一晚又一天的相處,大家都熱絡起來,互相之間有說有笑的。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到了長沙,大家自然會想到毛主席。毛主席的家鄉就在長沙附近的韶山,長沙更是他老人家年輕時學習、革命、工作之地。毛主席就讀於長沙師範學院,創立了“湘江評論”,組織驅張運動等等。大家互相聊著自己都知道的事情,這時車廂裡有位湖南人熱情的告訴大家,一會火車再往前開一點,從靠西邊的窗戶往外看就能看到湘江,湘江上有一個島,就是橘子洲,湘江西岸是嶽麓山,“嶽麓書院”、“愛晚亭”都在山上。大家聊著聊著,突然哐啷一聲,車開動了,大家不約而同的往西側窗邊擠去,出站了,看見了北去的湘江,看見了翠綠的橘子洲,看見了遠處的嶽麓山,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儘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不知那位同誌高聲吟誦起毛主席所作的《水調歌頭—長沙》。在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會背幾首毛主席的詩詞,常出門的人都是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吟誦幾句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我也會背,就和大家一起高聲背誦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不知不覺車廂裡的人都參與其中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經株洲、過衡陽,天色漸晚,車廂內逐漸安靜了,列車進入了湖南和粵北的分界線—南嶺山脈,外麵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老徐和李文方先到上鋪休息,我和高師傅在下邊靠著車窗打盹,迷迷糊糊中總感覺火車在爬坡,不一會火車靠站停下了,高師傅說“下車透透氣吧。”“我也正想下車溜達溜達。”我隨聲附和道。我們師徒二人走下火車,皎潔的月光灑滿山穀,兩壁如斧劈刀削萬仞高,穀底隻有兩條鐵路寬,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地呀!看了看站牌,寫著“坪石”二字。高師傅告訴我“坪石是進入廣東的第一站,那邊的一塊高台,據說是太平天國的的領導人洪秀全的妹妹的點將台,傳說太平天國在廣西金田起義,就是經過這裡殺進兩湖進而攻入金陵後建太平天國。這裡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征服嶺南的重要通道。更是漢武帝滅南越國派兵經過的地方。這麼小的地方,這麼多的典故,我忽然想起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差就是長見識。高師傅說上車吧,咱們也該直直腿歇會去了。爬到上鋪後腿還沒伸直呢就睡著了。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列車沿著蜿蜒的北江向東南行駛,在九龍十八灣的隧道裡鑽來鑽去,潮熱的空氣漸漸的使車廂內躁動起來,有脫毛衣的,換褲子的,甚至有人穿著背心走來走去,真是到了亞熱帶了。我也從上鋪順著梯子下來坐在邊座上,火車將駛入祖國的南大門、華南的重鎮,廣東省政治、文化中心,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