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貿生涯!
4月上旬的某一天,外貿局組織的拉練營,以各連為單位按事先選定的宿營地出發了。我們公司和工藝品公司還有輕工組成的這個連在各公司分彆吃完午飯後統一到外貿局集合,向著第一個宿營地——北京市朝陽區東壩公社西壩村出發。遺憾的是我沒能跟隨隊伍邁出拉練的第一步,而是帶著炊事班的一些同事,坐著“嘎斯”五一的卡車,裝著必要的各種炊具和其他連的炊事班的同事奔赴宿營地。出了北京城區後人少、路好走,一個多鐘頭就到了西壩村,關有為他們早已安排好我們的住處,同時也是炊事班的工作處。房間已經騰好,兩間正屋的炕席裸露在火炕上,大家卸下行李、炊具後,汽車就開走了,去給另外一個連隊送炊具和炊事員。而我們則先把行李扔進大屋,此時司務長姚光為對我們交代道“大米、白麵、大白菜、小蘇打已購妥,放在院內,不過沒有燒火的木柴,是用煙兒煤……”還沒等他說完我就搭茬道“那就是說我們做飯不是用磚頭架鍋,而是要埋鍋造飯,還得設計煙道。”姚光為比我大一歲,也是在沙河半工半讀上過學的,聽我說的好像頭頭是道,但很明顯一句也聽不明白,便一頭霧水地對我說“那咱們就按照你說的埋鍋造飯吧!”於是我們開始設計,兩個灶坑,一個準備燜飯,一個準備炒菜,我給先期坐車來到地兒的炊事班同事們做了分工,我和姚光為帶兩個人負責挖灶坑,安放行軍鍋,趙潤宬帶人燜飯並準備明天早點和午飯的乾糧,李葉林帶個人準備炒菜,分工完畢後大家各自忙活著。我們在人家這個整潔的院子裡靠院牆的這一邊開始挖坑,坑的直徑是行軍鍋半腰的尺寸,挖到鍋底的深度後,再挖一個深20公分的小坑,小坑上麵蓋上一個我們帶來的鐵篦子,鐵篦子與鍋底之間留有2030公分的距離,以利於放煤,篦子下麵利於落灰。在坑壁上再挖出一道溝當作煙筒。在煙筒對麵的位置、灶坑的三分之一處刨出一個豁口,以利於添煤、除灰。大家用鎬刨、用鍬挖、用手摳,把鍋墩上來試,不行再繼續刨、挖、摳,不管怎麼樣,終於挖好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灶坑。我說“咱們先試試這個灶坑,如果能用再挖第二個。”大家先把煙兒煤碎塊放進坑內的鐵篦子上,又找來一些乾秫秸放在鐵篦子下麵,用火柴將秫秸點燃,紅色的火苗驟然竄起,舔舐著鐵篦子上的煙兒煤,瞬間煙兒煤冒出白色的煙氣,大家又在外邊找到一些乾樹枝什麼的往坑裡添,不一會功夫煙氣冒過,藍色火苗冉冉而生。這時老李過來笑著說“彆看熱鬨了,趕緊架鍋做水吧!”大家還都沉浸在點著火的喜悅中,忘了忙活這半天,為的是做飯呀!於是趕緊用院裡的壓水機往大鍋裡壓了半鍋水,穩穩地墩在了灶坑上,灶坑旁邊的煙筒還真冒出了熱氣,不一會水就開了。